关于不足的古诗词(587首)

  • 1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6 《登科后》 唐代·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2 《画蛇添足》 两汉·刘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 5 《夸父逐日》 先秦·佚名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 4 《赵威后问齐使》 先秦·佚名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 5 《行露》 先秦·佚名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 2 《闲情赋》 魏晋·陶渊明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

    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

    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

    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

    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

    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曲调将半,景落西轩。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仰睇天路,俯促鸣弦。

    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

    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

    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

    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

    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

    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

    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

    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

    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

    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

    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

    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

    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

    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

    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

    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

    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

    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

    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

    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 3 《芙蓉女儿诔》 清代·曹雪芹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

    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姊娣悉慕媖娴,妪媪咸仰惠德。

    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罬;薋葹妒其臭,茝兰竟被芟鉏!花原自怯,岂奈狂飙;柳本多愁,何禁骤雨!偶遭蛊虿之谗,遂抱膏肓之疚。

    故樱唇红褪,韵吐呻吟;杏脸香枯,色陈顑颔。

    诼谣謑诟,出自屏帏;荆棘蓬榛,蔓延户牖。

    岂招尤则替,实攘诟而终。

    既忳幽沉于不尽,复含罔屈于无穷。

    高标见嫉,闺帏恨比长沙;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

    自蓄辛酸,谁怜夭折?仙云既散,芳趾难寻。

    洲迷聚窟,何来却死之香?海失灵槎,不获回生之药。

    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鼎炉之剩药犹存,襟泪之余痕尚渍。

    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梳化龙飞,哀折檀云之齿。

    委金钿于草莽,拾翠盒于尘埃。

    楼空鳷鹊,徒悬七夕之针;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况乃金天属节,白帝司时,孤衾有梦,空室无人。

    桐阶月暗,芳魂与倩影同销;蓉帐香残,娇喘共细言皆绝。

    连天衰草,岂独蒹葭;匝地悲声,无非蟋蟀。

    露阶晚砌,穿帘不度寒砧;雨荔秋垣,隔院希闻怨笛。

    芳名未泯,檐前鹦鹉犹呼;艳质将亡,槛外海棠预萎。

    捉迷屏后,莲瓣无声;斗草庭前,兰芳枉待。

    抛残绣线,银笺彩缕谁裁?褶断冰丝,金斗御香未熨。

    昨承严命,既趋车而远陟芳园;今犯慈威,复拄杖而近抛孤柩。

    及闻蕙棺被燹,惭违共穴之盟;石椁成灾,愧迨同灰之诮。

    尔乃西风古寺,淹滞青燐,落日荒丘,零星白骨。

    楸榆飒飒,蓬艾萧萧。

    隔雾圹以啼猿,绕烟塍而泣鬼。

    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陇中,女儿命薄!汝南泪血,斑斑洒向西风;梓泽馀衷,默默诉凭冷月。

    呜呼!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而亦妒?箝诐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在卿之尘缘虽浅,而玉之鄙意尤深。

    因蓄惓惓之思,不禁谆谆之问。

    始知上帝垂旌,花宫待诏,生侪兰蕙,死辖芙蓉。

    听小婢之言,似涉无稽;据浊玉之思,则深为有据。

    何也:昔叶法善摄魂以撰碑,李长吉被诏而为记,事虽殊其理则一也。

    故相物以配才,苟非其人,恶乃滥乎其位?始信上帝委托权衡,可谓至洽至协,庶不负其所秉赋也。

    因希其不昧之灵,或陟降于兹,特不揣鄙俗之词,有污慧听。

    乃歌而招之曰:天何如是之苍苍兮,乘玉虬以游乎穹窿耶?地何如是之茫茫兮,驾瑶象以降乎泉壤耶?望伞盖之陆离兮,抑箕尾之光耶?列羽葆而为前导兮,卫危虚于傍耶?驱丰隆以为庇从兮,望舒月以临耶?听车轨而伊轧兮,御鸾鹥以征耶?闻馥郁而薆然兮,纫蘅杜以为纕耶?炫裙裾之烁烁兮,镂明月以为珰耶?借葳蕤而成坛畤兮,檠莲焰以烛兰膏耶?文瓠瓟以为觯斝兮,漉醽醁以浮桂醑耶?瞻云气而凝盼兮,仿佛有所觇耶?俯窈窕而属耳兮,恍惚有所闻耶?期汗漫而无夭阏兮,忍捐弃予于尘埃耶?倩风廉之为余驱车兮,冀联辔而携归耶?余中心为之慨然兮,徒噭噭而何为耶?卿偃然而长寝兮,岂天运之变于斯耶?既窀穸且安稳兮,反其真而又奚化耶?余犹桎梏而悬附兮,灵格余以嗟来耶?来兮止兮,卿其来耶?

    若夫鸿蒙而居,寂静以处,虽临于兹,余亦莫睹。

    搴烟萝而为步障,列苍蒲而森行伍。

    警柳眼之贪眠,释莲心之味苦。

    素女约于桂岩,宓妃迎于兰渚。

    弄玉吹笙,寒簧击敔。

    征嵩岳之妃,启骊山之姥。

    龟呈洛浦之灵,兽作咸池之舞。

    潜赤水兮龙吟,集珠林兮凤翥。

    爰格爰诚,匪簠匪莒。

    发轫乎霞城,还旌乎玄圃。

    既显微而若通,复氤氲而倏阻。

    离合兮烟云,空蒙兮雾雨。

    尘霾敛兮星高,溪山丽兮月午。

    何心意之忡忡,若寤寐之栩栩?余乃欷歔怅望,泣涕彷徨。

    人语兮寂历,天籁兮篔筜。

    鸟惊散而飞,鱼唼喋以响。

    志哀兮是祷,成礼兮期祥。

    呜呼哀哉!尚飨!

  • 2 《忆昔二首》 唐代·杜甫

    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

    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

    张后不乐上为忙,至令今上犹拨乱,劳心焦思补四方。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肃不可当。

    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

    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

    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泪江汉身衰疾。

  • 4 《论积贮疏》 两汉·贾谊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自《汉书·食货志》

  • 3 《醉时歌》 唐代·杜甫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 5 《悼亡三首》 宋代·梅尧臣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 5 《池州翠微亭》 宋代·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 5 《贾人食言》 清代·邹弢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呼救命。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未至,贾人曰:"我富者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登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但予十金?"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捕鱼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或曰:"何以不就?"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未久,贾人没。

  • 5 《渔歌子·楚山青》 五代·李珣

    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澹荡看不足

    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

    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

    酒盈尊,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

* 关于不足的诗词 描写不足的诗词 带有不足的诗词 包含不足的古诗词(5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