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含毫的古诗词(33首)
16 《山村赠礼敬龙泽上人诗有几年不踏澄江路耆旧》 宋代·陆文圭
西山爽气入吾时,拄颊含毫有所思。
欲把求田语玄德,莫因学圃笑攀迟。
17 《岁晏思归五首》 宋代·宋庠
岁晏坐伊川,孤襟日惘然。
无功堪载策,有路即防贤。
宠辱丹心寸,年光素发边。
含毫虽踯躅,自欲赋归田。
18 《偶成》 宋代·史文卿
一生富贵皆空梦,千古英雄只断碑。
几欲含毫作天问,西风吹恨入江篱。
19 《思朐阳春游感旧寄柴司徒五首》 唐代·李中
王孙昔日甚相亲,共赏西园正媚春。
醉卧如茵芳草上,觉来花月影笼身。
烟铺芳草正绵绵,藉草传杯似列仙。
暂辍笙歌且联句,含毫花下破香笺。
南陌风和舞蝶狂,惜春公子恋斜阳。
高歌饮罢将回辔,衣上花兼百草香。
春郊饮散暮烟收,却引丝簧上翠楼。
红袖歌长金斝乱,银蟾飞出海东头。
昔年常接五陵狂,洪饮花间数十场。
别后或惊如梦觉,音尘难问水茫茫。
20 《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 唐代·钱起
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
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
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斜。
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
19 《甘露歌》 宋代·王安石
尽日含毫难比兴。
都无色可并。
万里晴天何处来。
真是屑琼瑰。
19 《和宣武令狐相公郡斋对新竹》 唐代·刘禹锡
新竹翛翛韵晓风,隔窗依砌尚蒙笼。
数间素壁初开后,一段清光入坐中。
欹枕闲看知自适,含毫朗咏与谁同。
此君若欲长相见,政事堂东有旧丛。
20 《黄蜀葵》 唐代·薛能
娇黄新嫩欲题诗,尽日含毫有所思。
记得玉人初病起,道家妆束厌禳时。
21 《杨岐山》 唐代·刘廓
千峰围古寺,深处敞楼台。
景异寻常处,人须特达来。
松杉寒更茂,岚霭昼还开。
欲续丰碑语,含毫恨不才。
22 《度秋》 唐代·李世民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
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23 《寒夜文宴得惊字》 唐代·陆龟蒙
各将寒调触诗情,旋见微澌入砚生。
霜月满庭人暂起,汀洲半夜雁初惊。
三秋每为仙题想,一日多因累句倾。
千里建康衰草外,含毫谁是忆昭明。
24 《和宣武令狐相公郡斋对新竹》 唐代·刘禹锡
新竹翛翛韵晓风,隔窗依砌尚蒙笼。
数间素壁初开后,一段清光入坐中。
欹枕闲看知自适,含毫朗咏与谁同。
此君若欲长相见,政事堂东有旧丛。
25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唐代·权德舆
忽惊西江侣,共作南宫郎。
宿昔芝兰室,今兹鸳鹭行。
子猷美风味,左户推公器。
含毫白雪飞,出匣青萍利。
子云尝燕居,作赋似相如。
闲成考课奏,别贡贤良书。
子玉谅贞实,持刑慎丹笔。
秋天鸿鹄姿,晚岁松筠质。
伊予诚薄才,何幸复趋陪。
偶来尘右掖,空此忆中台。
时节东流驶,悲欢追往事。
待月登庾楼,排云上萧寺。
盍簪莲府宴,落帽龙沙醉。
极浦送风帆,灵山眺烟翠。
解颐通善谑,喻指穷精义。
搦管或飞章,分曹时按吏。
雨散与蓬飘,秦吴两寂寥。
方期全拥肿,岂望蹑扶摇。
夜直分三署,晨趋共九霄。
外庭时接武,广陌更连镳。
北极星辰拱,南薰气序调。
欣随众君子,并立圣明朝。
26 《观李凑所画美人障子》 唐代·刘长卿
爱尔含天姿,丹青有殊智。
无间已得象,象外更生意。
西子不可见,千载无重还。
空令浣沙态,犹在含毫间。
一笑岂易得,双蛾如有情。
窗风不举袖,但觉罗衣轻。
华堂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
此中一见乱人目,只疑行到云阳台。
27 《幽轩》 唐代·欧阳玭
幽轩斜映山,空涧复潺潺。
重叠岩峦趣,遥来窗户间。
桃花飘岫幌,燕子语松关。
衣桁侵池翠,阶痕露藓斑。
临风清瑟奏,对客白云闲。
眷恋青春色,含毫俯碧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