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声的古诗词(119首)
1 《诸公见和次韵呈郑舜举国录瑞伯仙尉》 宋代·陈棣
家声赫奕继更生,草圣纵横乱伯英。
邺下文章惟七子,颍川人士有诸兄。
新诗写物无余态,硬语盘空若混成。
吏隐一官聊戏剧,他时勋业看承明。
2 《庆伯以二诗送别已而又辱同广声追送庆伯复有》 宋代·赵蕃
凛凛君中外,堂堂国盛明。
曾闻百年契,岂待一朝盟。
老矣我何事,勉哉君勿轻。
科名虽世业,直道是家声。
3 《故安国夫人挽诗》 宋代·虞俦
雅趣工书画,高怀陋鼎钟。
家声推两大,壼范见三从。
贤得鲁侯配,荣开安国封。
平生耽静胜,宸翰焕鸾龙。
4 《送信丰詹丞并寄赣陈丞二首》 宋代·赵蕃
此地已穷域,更乘惶恐滩。
家声同学旧,勇退急流难。
使者威严霁,尚书礼数宽。
听渠丞訾{上敖下言},也胜尉酸寒。
5 《送向如愚赴庐陵丞》 宋代·赵蕃
乃祖当年耐官职,远孙今日振家声。
闭门已尽五车读,补吏反为千里行。
丞不负君休自厌,诗能穷我竟何成。
春风尽可宽役役,不用回头数去程。
6 《上阳春/蓦山溪》 宋代·无名氏
疏梅点白,漏泄先春信。
律欲变黄锺,但两日、一阳月尽。
龙头望族,挺挺振家声,窗下业,月中枝,雁塔书名姓。
琴堂拟步,早发梅仙轫。
台阁待风生,想咫尺、天颜已近。
壮行未老,便作黑头公,还未定,祝千春,看子孙昌盛。
7 《哭张师柔长官》 宋代·邵雍
生平志在立功名,谁谓才难与命争。
绝笔有诗形雅意,盖棺无地尽交情。
胸中时事何由展,天下人才不复评。
魂若有知宜自慰,子孙大可振家声。
8 《送薛十水部通判并州》 宋代·梅尧臣
并州自古近胡地,牛酒常行十万兵。
少尹曾为五府辟,将军况有旧家声。
桑麻故已知风俗,丘冢何须访姓名。
闻说至今犹好马,试求安稳众中行。
9 《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 宋代·韩元吉
磊落南州士,家声二百年。
失身几利吻,得路已华颠。
青琐元虚位,黄扉久伫贤。
九原宁可作,东望益潸然。
10 《送杨屯田通判永兴》 宋代·王禹偁
长安弃废比藩方,通理犹宜占省郎。
入洛才名齐二陆,有唐门户本三杨。
袖中丹桂家声在,道畔丰碑祖德光。
莫向公余寻故第,榛芜难认靖恭坊。
11 《樊运使挽词》 宋代·楼钥
科目公余事,南宫第一人。
七闽新使节,三署旧儒臣。
倦拜方辞馈,哀良莫赎身。
家声知有继,仙桂两枝春。
12 《送汪庄仲赴江东仓幕强仲荆门签判》 宋代·楼钥
见说荆门地,如门蔽楚荆。
旧时为内郡,今日号边城。
但守平平策,毋求赫赫名。
勉哉关决际,从此振家声。
13 《赋新繁周表权如诏亭》 宋代·吴中复
君构义方亭,人知善教成。
恩封新诰命,词合旧题名。
承袭诗庭训,辉光里闬荣。
如今彩衣养,蔼蔼振家声。
14 《侄孙亦龙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诗》 宋代·戴复古
诗礼家声重,田园活计饶。
自甘为野客,不愿仁王朝。
时为花开眼,谁因米折腰。
此心安出处,何日不逍遥。
15 《送刘子和教授赴赣州兼简府主洪景庐二首》 宋代·周必大
伊昔青衿地,于今绛帐师。
家声传叔赣,宦学类先之。
久已鸮音革,居然鳣服宜。
谁开丞相阁,此士独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