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完的古诗词(4首)

  • 1 《六国论》 宋代·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 6 《垂老别》 唐代·杜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 4 《书寄韵》 宋代·苏轼

    已将镜镊投诸地,喜见苍颜白发新。

    历数三朝轩冕客,色声谁是独完人。

  • 5 《怀旧第一百八》 宋代·文天祥

    故人入我梦,相视涕阑干。

    四海一涂炭,焉用身独完

* 关于独完的诗词 描写独完的诗词 带有独完的诗词 包含独完的古诗词(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