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画者的古诗词(11首)

  • 1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宋代·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

    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 3 《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 宋代·苏轼

    峨峨扇中山,绝壁信天剖。

    谁施大圆镜,衡霍入户牖。

    得之老月师。

    画者一醉叟。

    常疑若人胸,自有云梦薮。

    千岩在掌握,用舍弹指久。

    低昂不自知,恨寄儿女手。

    短屏虽曲折,高枕谢奔走。

    出家非今日,法水洗无垢。

    浮游云释峤,宴坐柳生肘。

    忘怀紫翠间,相与到白首。

  • 4 《吴兴唐子华画云山小景图》 明代·宋讷

    君不见夏圭昔写渔村春雾时,江山半入无声诗。

    又不见马麟昔作关山秋色图,千里风烟来座隅。

    夏圭马麟去已远,一入九原呼不返。

    祇今画者乱如麻,吴兴近数唐子华。

    子华非夏亦非马,得意云山自挥洒。

    一幅生绡不满尺,平远高深生笔下。

    恍如坐我武夷山,主人见客开柴扉。

    幽蹊曲径归路迷,白云引出青松间。

    又如坐我潇湘侧,渔子舣舟来迓客。

    水边篱落自成村,伫望九疑江树隔。

    隔岸人家茅盖亭,过桥二老指山青。

    飞泉络层石,古木挂寒藤。

    晴窗忽看不似画,霏丹凝翠疑天生。

    相对融心神,顿觉尘梦醒。

    疏懒胸中有丘壑,得些珍藏作清乐。

    平生寓意不留意,一朝笑赠芙蓉幕。

    芙蓉幕底风流宾,高堂挂壁无红尘。

    公馀把酒自怡悦,便是云山图上人。

  • 5 《题夏迪双松图》 元代·王冕

    我昔曾上五老峰,白云尽处看青松。

    中有两树如飞龙,正与夏迪画者同。

    夏迪画松得松趣,个个乃是廊庙具。

    贞固不特凌雪霜,偃蹇犹能吐烟雾。

    苍髯猎猎如有声,铁甲半掩苔花青。

    六月七月炎火生,对此似觉形神清。

    丈人兀坐诚有道,岂比商山采芝皓?有琴屏却不须弹,而今世上知音少。

  • 6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代·释正觉

    画者不相出脱。

    转见面皮丑恶。

    蜂採百华春不饥,兔饮长河夜不渴。

    无事而禅,待缘而作。

    一机一警谁与知,百发百中弦衔筈。

  • 7 《句》 宋代·张表臣

    已乘云气翳凤麟,六百馀岁无斯民。

    想像璧月何当亲,虎头摩诘俱泯沦。

    谁其画者陆仲仁,远绍乃祖高无伦。

  • 8 《獐猿》 宋代·郑獬

    翠树不从青嶂出,蟠根却向屏中生。

    黄獐引脰探绿叶,老猿护雏枝上惊。

    獝然相顾见异态,谁言野物能忘情。

    我来赏激绕屏下,亦疑此身林中行。

    自古画工无画者,今得绝笔方传名。

    吾庐昔在郧溪上,满溪桃花春水明。

  • 9 《题林盘所学民家藏温日观葡萄》 明代·许伯旅

    张颠草书天下雄,醉笔往往惊群公。

    温师作画亦若是,我知画与书法通。

    葡萄何来自西极,枝蔓连云引千尺。

    世间画者谁最高,温师自有葡萄癖。

    当时豪贵争邀迎,掉头辄走呼不应。

    酒酣耳热清兴发,挥洒始觉通神灵。

    东家雪练西家帛,布地待师师不惜。

    芒鞋踏墨云海翻,满把骊珠轻一掷。

    百年画意谁见之,破幅萧条今尚遗。

    心垢都除入清净,不尔妙悟何能为。

    忆我携书客淮右,大官都送葡萄酒。

    寒香压露春瓮深,风味江南未曾有。

    林君对此心忉忉,谓余亦种葡萄苗。

    何当酿酒二千斛,愁来一饮三百瓢。

  • 10 《儒衣陈其姓工于画牛马鱼一日持六簇为赠以换》 宋代·戴复古

    生绢六幅淡墨图,伊人笔端有造化。

    骅骝汗血捉电光,牯牸倦耕眠草下。

    陂塘漠漠烟雨后,出水群鱼戏潇洒。

    细看物物有生意,不比寻常能画者

    请君就此三景中,挥毫添我作渔翁。

    岸头孤石持竿坐,白鹭同居莆苇丛。

    有时寻诗出游衍,款段徐行山路远。

    奚奴逐后背锦囊,木杪斜阳鸦噪晚。

    有时簑笠过田间,农妇农夫相往还。

    手放锄犁吹短笛,日暮青郊黄犊闲。

    王孙贵人不识此,此是吾侬佳绝处。

    挂君图画读吾诗,令人懒踏长安路。

  • 11 《题醉翁图》 宋代·释文珦

    画者谁子,将非高阳儿。

    满腹常贮酒,何异於鸱夷。

    陶陶以自乐,礼法不可縻。

    酿酒用老瓦,漉酒脱接{上四下离}。

    宁复问升斗,岂尝辨醇醨。

    终日但兀兀,一卮掌中持。

    颇谓有妙理,非人所能知。

    饱罢忘面虑,袒跣行斜晖。

    大笑沈湘人,独醒亦奚为。

  • 12 《对梅分韵得堂字》 宋代·释斯植

    霜风吹短发,值此天气凉。

    行行阴壑中,万树皆含芳。

    相对发微咏,巡用持华觞。

    嗟彼咸平人,清风生我肠。

    花非不及时,众鸟何回翔。

    归看两壁间,画者犹苍苍。

    抱此幽露姿,愿登君子堂。

* 关于画者的诗词 描写画者的诗词 带有画者的诗词 包含画者的古诗词(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