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般若的古诗词(44首)

  • 1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宋代·赵概

    建刹存真意,崇台表大因。

    中藏般若偈,外护赤城神。

    花雨长霏昼,松风自扫尘。

    媿心同范宁,莲社阻相新。

  • 2 《太湖山》 宋代·黄圭

    一带回环底处山,势如飞楫下平川。

    须知欲到菩提岸,好是常悬般若船。

    缆向龙湖宏利济,撑从苦海度人天。

    当年普照如乘此,无复须巾撒向前。

  • 3 《宿仪林寺》 宋代·黄圭

    探幽适兴访仪林,休听春蛙说雨深。

    翠竹黄花新般若,青山绿水旧知音。

    禅盟苏晋情相契,酒恋渊明醉且斟。

    此去雪峰应不远,肯容杖履谩相寻。

  • 4 《岁莫二首》 宋代·苏辙

    文章习气消未尽,般若初心老渐明。

    粗有春秋传旧学,终凭止观定无生。

    维摩晚亦谐生事,弥勒初犹重世名。

    须发来年应更白,莫留尘滓溷澄清。

  • 5 《西江月·一百八般佛事》 元代·完颜某

    一百八般佛事,二十四考中书。

    山林城市等区区。

    著甚由来自苦。

    过寺谈些般若,逢花倒个葫芦。

    少时伶俐老来遇。

    万事安於所遇。

  • 6 《调云岑》 宋代·郑清之

    戏将鹖弁博缁衣,般若丛中剩作痴。

    鹅颈肯为罗隐笑,鸡林能辨乐天诗。

    好从休处求安逸,莫向閒中觅住持。

    觉际湖山最佳趣,藕花洲渚菊东篱。

  • 7 《题福海院》 宋代·白玉蟾

    庐阜新兰若,龙天古道肠。

    殿妆金彩焕,佛放白毫光。

    竹长真如翠,花开般若香。

    禅波风浩浩,慈阴日穰穰。

    鼻祖共毫老,中兴乃谷堂。

    僧勤今继志,万载一炉香。

  • 8 《赞护教》 宋代·释印肃

    契那一通,方全六用。

    护持般若,法身不动。

  • 9 《题净明轩》 宋代·白玉蟾

    净几明窗兴味浓,老僧心下万缘空。

    黄鹂睡起摇开竹,白鹤飞来点破松。

    些子溪山藏夜月,无边花柳恼春风。

    真如般若头头是,坐断蒲团子细穷。

  • 10 《缘识》 宋代·宋太宗

    金刚般若心,善破无明因。

    我佛慈悲日,只园见法身。

    菩萨开慧眼,生死转为轮。

    五蕴皆空尽,六根不染尘。

  • 11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代·释正觉

    功转密藏,寻踪迹以无方。

    影现益彰,历因缘而有常。

    身分尘刹普,舌拄梵天长。

    心心不触菩提用,法法无依般若光。

  • 12 《偈颂三十首》 宋代·释印肃

    化藏经语,结般若因,度有缘众。

    一卷一千,共亦不共,才出头来,便得受用。

    此经无价,拟议不中。

    除非自肯,破尘了梦。

    见佛不空,塔成无缝。

    半偈舍身,古今尊重。

    劫火不烧,魔不能动。

    佛祖皆宗,天龙普供。

    万莫放过,千亿珍重。

  • 13 《满江红 令门人和》 元代·李道纯

    采药归来,这鼎器、乾金铸写。

    那些儿道理,全凭主者。

    先把根尘都扫尽,从前熟处休沾惹。

    问行工、进火事如何,凭般若

    五雷车,青龙*。

    烧山符,心铸写。

    更涤虑洗心,灵泉浇洒。

    九转功成丹道毕,一灵真性还虚也。

    那赤条条地法王身,无可把。

  • 14 《明叔惠示二颂》 宋代·黄庭坚

    山川围宴坐,日月转庭隅。

    般若寻常事,如来卧起俱。

    多闻成外道,只是守凡夫。

    欲听虚空教,须弥作鼓桴。

  • 15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宋代·张环

    往问维摩疾,来探般若心。

    本源虽自在,因地亦行深。

    洒落溪山色,苍凉竹树阴。

    宦途如磨蚁,何日重登临。

* 关于般若的诗词 描写般若的诗词 带有般若的诗词 包含般若的古诗词(4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