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心的古诗词(14首)

  • 1 《散发》 宋代·陆游

    散发垂肩嬾更簪,一窗竹水对萧森。

    从来耻作资身策,老去终怀报国心

    雷起鼻端秋枕石,泉鸣指下夜横琴。

    不缘羸病愁迎客,经岁何人肯见临?

  • 2 《蓟门城楼玩月》 明代·王逢年

    黄尘向晚蓟门深,白石行歌无好音。

    万里登楼今夜月,三秋落木半河砧。

    山空嬴女吹箫泪,天远梁鸿去国心

    世路不如依漂母,且投书剑钓淮阴。

  • 3 《挂剑台》 宋代·张耒

    上国归来岁月深,悲嗟脱剑挂高林。

    欲知不负徐君意,便是当年让国心

  • 4 《挂剑曲》 明代·李东阳

    长剑许烈士,寸心报知己。

    死者岂必知,我心元不死。

    平生让国心,耿耿方在此。

  • 5 《宫词》 明代·朱权

    宵旰常存为国心,大庭决政每亲临。

    退朝镇日凭绨几,御笔常书丹扆箴。

  • 6 《泗鼎行赠戴水部》 明代·陈束

    君不见周德中衰天命变,彝器飘零散区县。

    郏瀼之鼎淮泗流,一没千祀无人收。

    秦皇得国心泰侈,虎视雄图志未已。

    已访仙源并海沂,还望瑶光浮泗水。

    畚锸喧传从百官,羽骑连延照千里。

    五夜斋供亲祭祠,万力咆勃鼎不起。

    始知铸作通神明,入川尚自辟妖精。

    彼昏劳劳安可得,精灵变化固难测。

    没处空余碧水流,蒸时无复黄云色。

    古来神物俟明君,今上迎祥日伫闻。

    京洛芝茎日烂熳,彭城鼎气想氛氲。

    法驾新传下淮右,待幸山川望来久。

    才官献瑞何代无,水伯呈祥理应有。

    治河使者试上书,为言伏鼎今何如。

  • 7 《初到连江和林公晔先辈》 宋代·李弥逊

    投老身名信陆沉,欲将白发寄遥岑。

    赋诗未敢师彭泽。

    抱瓮真堪友汉阴。

    江面飞桥夸壮丽,山腰卧石必幽深。

    公才清绝参奇观,慰我和年去国心

  • 8 《机简堂自隐静归为万年主人访余林下相与道旧》 宋代·吴芾

    果续佛慧命,作大善知识。

    我虽登禁涂,无功亦无德。

    但有忧国心,徒劳竟何益。

    挂冠归林下,面亦无惭色。

  • 9 《海夷八首(嘉靖甲寅)》 明代·王稚登

    任公瘦骨气萧萧,乱后雕弓却在腰。

    铜柱未曾标马援,玉门早已入班超。

    孤身去国心应折,群盗经时气转骄。

    闻道墨縗重奉诏,佩刀骑马答清朝。

    ¤

  • 10 《题材湖州画像》 宋代·杨长孺

    面有忧民色,天知报国心

    三年风月少,两鬓雪霜深。

    更莫留形迹,何曾废古今。

    不如随我去,相伴老山林。

  • 11 《雪中作》 唐代·徐铉

    赋分多情客,经年去国心

    疏钟寒郭晚,密雪水亭深。

    影迥鸿投渚,声愁雀噪林。

    他乡一尊酒,独坐不成斟。

  • 12 《雪中作》 唐代·徐铉

    赋分多情客,经年去国心

    疏钟寒郭晚,密雪水亭深。

    影迥鸿投渚,声愁雀噪林。

    他乡一尊酒,独坐不成斟。

  • 13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唐代·李白

    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

    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

    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

    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 14 《酬卢司门晚夏过永宁里弊居林亭见寄》 唐代·羊士谔

    自叹淮阳卧,谁知去国心

    幽亭来北户,高韵得南金。

    苔甃窥泉少,篮舆爱竹深。

    风蝉一清暑,应喜脱朝簪。

* 关于国心的诗词 描写国心的诗词 带有国心的诗词 包含国心的古诗词(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