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迹的古诗词(28首)
1 《寄和昌符》 宋代·林逋
家近太行居,西归压一驴。
同侪多及第,高论独知书。
名迹收藏遍,公卿扣谒疏。
离愁不可写,蝉噪夕阳初。
2 《钜庭道兄以庐山花径景白亭册属题,勉成二绝》 近代·张元济
桃花开处纷无数,一遇诗人便不同。
千载风流白太傅,长留名迹在山中。
古今名胜几沉,片碣深深掩绿苔。
不有幽人勤拄杖,谁能荒径辟于莱。
3 《送胡平一赴召六绝》 宋代·曾丰
匪旦参兮伊夕枢,收藏名迹不容书。
史官强立功臣传,房本无功功有余。
4 《送湖南张仓解官还建昌九首》 宋代·廖行之
湘俗湘人自戚休,亲民谁复念承流。
公归若也嫌名迹,论奏何由达冕旒。
5 《题峡州三游洞》 宋代·魏了翁
洞前日日客维舟,短咏长吟汗马牛。
名迹都随形气尽,惟余元白几人留。
6 《米元章四大字诗帖赞》 宋代·岳珂
四诗之作,句新而词伉。
两轴之书,意轩而神王。
合此名迹,奇变万状。
予得此诗,季春既望。
风激海而溅雾,月穿云而崩浪。
开函卷舒于小万有之上,作而叹曰,是可以领略山川之清壮矣。
予方望紫烟之岫,具黄篾之舫,友二妙于百载,寓三叹于一倡。
正使持此而列衡门之素壁,亦足对云锦之九叠,而夸瀑布之千丈也。
7 《滁上谪居》 宋代·王禹偁
敢叹我命薄,所嗟吾道消。
谪官淮上老,京信日边遥。
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
居然古人事,名迹讵相饶。
8 《费子范以予铭其父墓持锦物相饷尽归之姑留洮》 宋代·晁公溯
大费家声星斗垂,乃翁名迹世人知。
平生于此辞无愧,不减东京有道碑。
9 《游大酉洞天》 明代·陆粲
畴昔览山经,名迹等大酉。
乾坤辽阔吴楚长,倚剑青冥只翘首。
谁云万里今独来,怏意兹游信非偶。
主人亦清真,同余紫霞想。
旋披榛莽度巉岩,细窥阴洞琅玕长。
侧身初下觉黯黑,却立斯须忽爽朗。
千年古壁玉为色,垂乳晶荧翠犹滴。
仙人去后石函空,绿烟销尽藏书室。
金灯闪倏知有无,瑶草纷蕤乱朱碧。
吁嗟此奇观,乍到神欲竦。
盘涡嵌窦深不测,鸣流泄濑惊奔澒。
临厓拄杖听犹疑,白画或恐风雷动。
我从放逐西南陬,裹粮遍入名山游。
桃源逼侧岳麓小,眺远未得开双眸。
终然灵境谐夙好,造物似为踦人谋。
根盘路转更礧砢,石田如掌琪花軃。
奋衣欲往心翻然,水深泥滑愁无那。
何当秉炬破幽暗,净扫云床相对坐。
高秋晴日傥更来,待余为启青铜锁。
10 《送明州王大卿》 宋代·王安石
大历才臣有此州,昆云今驾鹿轓游。
从来所至邦人喜,真复能分圣主忧。
千里封疆何足治,一时名迹故应留。
属城旧吏虽疲懒,尚可挥毫敌李舟。
11 《太谏诗笔因题绝句》 宋代·魏闲
文如吐凤笔如龙,珍重华林墨尚浓。
清气已销名迹在,世间谁复继仙翁。
12 《读范文正公神道碑有感佚事》 宋代·陈傅良
武侯不可致,玄德造其庐。
公在衰絰中,乃上时政书。
维时君臣定,事与草昧殊。
出处千载同,岂必名迹如。
行伍拔大将,寒饥得名儒。
推毂天下士,百年用其余。
生平慕河汾,未许王魏俱。
殷勤八司马,意独何区区。
自古朋党论,消复莽无期。
谁令群疑亡,韩富及有为。
惜哉公不见,功名止西陲。
13 《次韵王伯益同年留别二首·再次前韵》 宋代·苏颂
从宦飘飘九见春,共嗟名迹尚埃尘。
相逢梁苑留趋幕,不鄙池阳去长人。
蚤向文科分甲乙,尝於命历校庚辛。
穷通定分非婴虑,惟有交情久益亲。
14 《题天衣寺》 宋代·袁说友
稽山道上多名迹,万顷湖光衬山色。
云蒸雾集累千年,屈指风流几人物。
平生佳处身曾经,赖此泉石供余龄。
爱山何惜买山费,明珠不博娉与婷。
我闻天衣最奇绝,万顷清凉扫烦热。
持经夜半鸟鼠听,忽睹金仙起还灭。
把茅从此成开山,法华妙果僧中贤。
当时十诏徵不起,神奇变化泥生莲。
山神谨护泥封诏,独有遗风传内教。
袈裟金缕照琉璃,时放祥光蔽云物。
我来官守无时閒,著脚未历城南山。
区区俗眼空自翳,耿耿此意如循环。
我心岂是真如石,惭愧新诗与推激。
自怜未到此山中,想见入山深未得。
要令攻俗如攻城,兹游约与秋风迎。
吾曹岂办痴儿事,为君一醉南湖清。
15 《和宋子才致后岁旦见赠》 宋代·司马光
闲官逢献风,拜揖说纷然。
须信家居日,方为已有年。
劬劳中外遍,名迹始终全。
伯玉空搔首,蹉跎愧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