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余的古诗词(7首)

  • 1 《赠黎安二生序》 宋代·曾巩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

    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

    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

    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

    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

    将行,请予言以为赠。

    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

    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余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

    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

    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

    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

    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 5 《武昌铜剑歌(并叙)》 宋代·苏轼

    供奉官郑文,尝官于武昌。

    江岸裂,出古铜剑,文得之以遗余

    冶铸精巧,非锻冶所成者。

    雨余江清风卷沙,雷公蹑云捕黄蛇。

    蛇行空中如枉矢,电光煜煜烧蛇尾。

    或投以块铿有声,雷飞上天蛇入水。

    水上青山如削铁,神物欲出山自裂。

    细看两肋生碧花,犹是西江老蛟血。

    苏子得之何所为,蒯缑弹铗咏新诗。

    君不见凌烟功臣长九尺,腰间玉具高拄颐。

  • 6 《铁拄杖(并叙)》 宋代·苏轼

    柳真龄字安期,闽人也。

    家宝一铁拄杖,如ω栗木,牙节宛转天成,中空有簧,行辄微响。

    柳云得之浙中,相传王审知以遗钱镠,镠以赐一僧。

    柳偶得之以遗余,作此诗谢之。

    柳公手中黑蛇滑,千年老根生乳节。

    忽闻铿然爪甲声,四坐惊顾知是铁。

    含簧腹中细泉语,迸火石上飞星裂。

    公言此物老有神,自昔闽王饷吴越。

    不知流落几人手,坐看变灭如春雪。

    忽然赠我意安在,两脚未许甘衰歇。

    便寻辙迹访崆峒,径渡洞庭探禹穴。

    披榛觅药采芝菌,刺虎鏦蛟擉蛇蝎。

    会教化作两钱锥,归来见公未华发。

    问我铁君无恙否,取出摩挲向公说。

  • 7 《九月三日喜雨,盖不雨四十日矣》 宋代·杨万里

    玉帝愁闻早,雷公怒见须。

    搜龙无嚲处,倒海不遗余

    稻里云初活,荞梢雪再铺。

    老农啼又笑,欲去且安居。

  • 8 《奉寄子耕簿公尊兄兼呈德化令君丞公二首》 宋代·赵蕃

    近因周子出家书,乃得知君近起居。

    复道移官在城府,未知几度入匡庐。

    晋唐旧刻故存不,林壑幽人今有诸。

    想见经行屡成赋,不妨传写总遗余

  • 9 《宝峰照和尚真赞》 宋代·释正觉

    山拥云腴,水怀月昼。

    照彻体前,湛存身后。

    机头梭路微分,针鼻线芒初透。

    灵涵万象兮彼不遗余,坐断十方兮我无渗漏。

  • 10 《二月二十四日,寺丞田文清叔及学中旧同舍诸》 宋代·杨万里

    正月一度游玉壶,二月一度游真珠。

    是时新霁晓光初,西湖辞状无遗余

    君王予告作寒食,来看孤山海棠色。

    海棠落尽孤山空,湖上摹糊眼中黑。

    夜来三更湖月明,群仙下随嬉殊庭。

    东坡和靖相先後,李成郭熙在左右。

    崇日捧砚大如箕,大年落笔疾於飞。

    磨墨为云洒为雨,湖波掀舞山倾欹。

    尽作西湖烟雨障,今晨挂在孤山上。

    同来诸彦文章公,不数钱起兼吴融。

    何如玉船一举百分满,一笑千峰烟雨散。

* 关于遗余的诗词 描写遗余的诗词 带有遗余的诗词 包含遗余的古诗词(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