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霁的古诗词(39首)
16 《晚晴四首》 宋代·赵蕃
度月阴霾增病苦,重阳开霁见秋新。
菌生康乐登山屐,尘败渊明漉酒巾。
强拟扶持成小憇,路逢借问一何频。
莫惊老瘦非前日,看即推迁类昔人。
17 《老健》 宋代·陆游
年垂九十身犹健,竹屋荆扉不厌低。
挈榼自沽深巷酒,拥衾遥听别村鸡。
家添豚栅还堪赋,路认牛栏每不迷。
惟恨穷秋开霁少,晚来小雨又成泥。
18 《二十五日庚辰连作暴雨即霁》 宋代·方回
昨日占天色,心知有异同。
甫能湖水绿,不合晓霞红。
龙挟滂沱过,蝇惊霹难雳。
斯须即开霁,共快楚台风。
19 《过胥口镇》 宋代·杨万里
桄榔叶垂翠羽鲜,木绵花暖紫霞翻。
疾雷急雨急开霁,淡白云拂浓清山。
20 《水调歌头·久雨忽开霁》 宋代·无名氏
久雨忽开霁,花靥斗春娇。
家人笑道,老子今日是生朝。
细数平生功行,断自狂吟之外,全不犯科条。
心事淡如水,天合与逍遥。
也何须,期寿算,比松乔。
但令此去清健,到处狎渔樵。
说与门前鸥鹭,护我山中杞菊,日日长心苗。
世事儿戏耳,尊酒百忧消。
21 《和国子柳博士喜晴见赠》 宋代·王禹偁
霖霪为害正忧农,昨日阴云散碧空。
泼刺退滩鱼失水,啁啾高树鸟知风。
洗开霁月婵娟色,放出秋花菡萏红。
劳寄新诗曲相贺,由来灾异系三公。
22 《杭正月十三夜》 宋代·方回
歌鼓犹闻治世音,逃喧爱寂自沈吟。
九衢翠铀春□□,一室青灯夜独深。
岂不冻云开霁月,其如老眼异童心。
□□变幻凉州梦,便觉繁华胜似今。
23 《赠久轩提刑江东二首》 宋代·汤汉
江右皇华朔浙东,按行特地到山中。
柴门忽有高轩过,衰俗久无前辈风。
嵩岳气是摇消长,祝融开霁鬼神通。
荒崖绝谷留光彩,长使人怀太极翁。
24 《次韵久雨甲子日喜晴之作》 宋代·晁说之
愁霖开霁忽今朝,摩抚为鱼鳞甲消。
灶下黾蛙归枉陼,檐边云雾起丛霄。
已惊病眼能明朗,更喜新诗慰寂寥。
莫把阴晴论甲子,请从根本问黎苗。
25 《河上立春》 明代·黄玄
故国几时别,殊乡今早春。
青阳开霁雪,残日送归人。
渐与云霄隔,空惊岁月新。
不堪零落处,愁泪满衣巾。
26 《和陈和叔秋寒》 宋代·苏颂
夕雨初开霁,晨霜已结寒。
增裘肌怯重,对酒面生丹。
急节惊收潦,归心念采兰。
昕趋更清栗,委佩缀公桓。
27 《龙井题名记》 宋代·秦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
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
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19 《听蓝溪僧为元居士说维摩经》 唐代·孟郊
古树少枝叶,真僧亦相依。
山木自曲直,道人无是非。
手持维摩偈,心向居士归。
空景忽开霁,雪花犹在衣。
洗然水溪昼,寒物生光辉。
20 《元夜即席》 唐代·韩偓
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
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
烟空但仰如膏润,绮席都忘滴砌声。
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
21 《中秋夜不见月》 唐代·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