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明的古诗词(46首)
16 《次韵童尚质书怀三首》 宋代·陈著
夜寂气如洗,心閒理自明。
凝香清梦寐,读易悟生平。
月树乌惊晓,云阶鹤报更。
闭门佳致意,名利一毛轻。
17 《黄葵花》 宋代·韩维
池上朝来玉露零,檀心先向日边倾。
侧金巧样新成盏,蒸栗温姿始号琼。
芍药未应推艳品,牡丹须合避姚名。
秋花碎琐谁能数,醉眼逢君亦自明。
18 《司马晋州待制哀辞》 宋代·马端
志古流难合,谈高道自明。
风波直恩分,鍼石尽交情。
让节蒙知厚,华班绝绮荣。
贱生怀感遇,当路假晶荧。
累次青油幕,中间白玉京。
吏文容议缓,邦事卹言轻。
自此嗟流梗,何期苦见兵。
塞垣心易动,漳浦信弥惊。
玉蕊悲无验,金台望忽倾。
岁阑云惨淡,天迥泪纵横。
世有真忠亮,今亡至直清。
旧僚知葬日,投此吊佳城。
19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宋代·皇甫泌
美玉不自贵,贵之者良工。
高才不自明,明之者至公。
和璞文未刻,他山石正同。
子虚赋未行,相如车不东。
我今徵此词,亦将拟未通。
粤有空门子,孕秀赤城中。
性静不欲俗,诗癖俄我躬。
意淳自高古,言雅思变风。
劳劳不称年,名尚高远聰。
我来山月乡,即貌知困蒙。
吾师道虽否,天子方文崇。
一旦因得意,诵之于六宫。
20 《双清亭》 宋代·郭印
凿开苍翠著幽亭,正取澄江一镜半。
嘉木千章垂倒影,支流三道咽寒声。
桥横古路肩相属,云衬斜阳眼自明。
竹色波光交借重,照人心骨有馀清。
21 《冯当可游龙鹤山有诗赠安道人用韵二首》 宋代·郭印
一到仙山眼自明,前身彷佛记曾经。
真人眇忽在何许,更随藜杖缘青冥。
22 《闻子耕司户兄非一日昨见墨帖于中州又诵五言》 宋代·赵蕃
墨妙初看眼自明,诵诗还见五言城。
不惟喜获吾党士,要是未忘山谷盟。
我亦可怜耽句癖,君其勉力振家声。
只今此道寒如水,莫以微官取重轻。
23 《郭祥正国博醉吟庵》 宋代·苏辙
姑熟溪头醉吟客,归作茅庵劣容席。
团团鹄卵中自明,窗前月出夜更清。
醉吟自作溪上语,不学拥鼻雒阳生。
诗成付与坐中读,知有清溪可终日。
作诗饮酒聊复同,谁来共枕溪中石。
圆天方地千万里,中与此间大相似。
嚣然一息不自停,水火雷风相灭起。
直须只作此庵看,歌罢曲肱还醉眠。
不用骑鲸学李白,东入沧海观桑田。
24 《和曾谹父中秋前六日二诗》 宋代·王洋
谁将兔消长,用卜月阴晴。
三穴由来暗,中天本自明。
金盆如未满,玉斝为谁倾。
处处随人去,长空不送迎。
25 《石滩》 明代·陈束
石劣不受凿,水归时碍行。
却令无竞性,翻作不平鸣。
逆折声犹壮,崩腾色自明。
我行殊昧险,于此独婴情。
26 《记雪三首》 宋代·张镃
无月无灯夜自明,糢糊何啻瓦沟平。
不拖藜杖高桥去,那得金龙背上行。
27 《题南康太守宅五老亭》 宋代·苏辙
五老高闲不入城,开轩肯就史君迎。
坐中莫著闲宾客,物外新成六弟兄。
云气飘浮衣袂举,泉流洒落佩环声。
岌然终日俱无语,静寿相看意自明。
28 《和黄秀才鉴空阁》 宋代·苏轼
明月本自明,无心孰为境。
挂空如水鉴,写此山河影。
我观大瀛海,巨浸与天永,九州居其间,无异蛇盘镜。
空水两无质,相照但耿耿。
妄云桂兔蟆,俗说皆可屏。
我游鉴空阁,缺月正凄冷。
黄子寒无衣,对月句愈警。
借君方诸泪,一沐管城颖。
谁言小丛林,清绝冠五岭。
29 《燕台怀古》 明代·岳正
督亢陂荒蔓草生,广阳宫废故城平。
秋风易水人何在,午夜卢沟月自明。
召伯封疆经几换,荆卿事业尚虚名。
黄金不置高台上,似怪年来士价轻。
30 《静坐》 明代·朱有燉
静坐闲观理自明,是非荣辱岂须争。
一身常在闲中过,万事肯于先处行。
嫩竹半欹听夜雨,晚云收尽看秋晴。
两般清意谁能识,世事交游物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