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潭的古诗词(7首)

  • 1 《石钟山记》 宋代·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5 《和罗權丞尊经阁元旦观雪》 宋代·刘宰

    亿万饥民久籲天,天开上瑞岂徒然。

    深潭龟拆寒莎底,浅土蝗遗宿麦边。

    厉气已消除日后,祥霙飞堕晓风前。

    醉吟楼上瀛洲客,为记三登第一年。

  • 6 《钓竿》 明代·刘基

    斫竹作钓竿,抽茧作钓丝。

    沧洲日暖波涟漪,绿蒲茸茸柳叶垂,钩纤饵香鱼不知。

    石鳞激水溪毛动,玉燕回翔竿尾重。

    大鱼入馔腮颊红,小鱼却放渊沄中。

    更祝小鱼知我意,长逝深潭莫贪饵。

  • 7 《石淙》 宋代·王赞

    磴道山岩下,茅楹竹树中。

    深潭鱼可见,攒石路才通。

    坐听潺湲碧,县思烂熳红。

    平生丘壑志,览此兴何穷。

  • 8 《镜囊词》 明代·许篈

    江上女儿当窗织,染得深潭千丈黑。

    什袭珍包入尚方,五丁输取归东国。

    几年箱箧有余香,为君裁作明镜囊。

    囊里青铜明似月,镜中玉貌春花光。

    青铜可磨石可转,唯有此心终不变。

    欲识中情长忆君,日日揭囊看镜面。

  • 9 《采莲曲》 明代·赵瑗妾

    南湖采莲女,日日南湖归。

    浅渚莲子满,深潭荷叶稀。

    荡桨娇无力,水溅越罗衣。

    无心却回棹,贪看鸳鸯飞。

  • 10 《泛溪夜回寄道玄上人》 唐代·许浑

    南郭烟光异世间,碧桃红杏水潺潺。

    猿来近岭猕猴散,鱼下深潭翡翠闲。

    犹阻晚风停桂楫,欲乘春月访松关。

    几回策杖终难去,洞口云归不见山。

* 关于深潭的诗词 描写深潭的诗词 带有深潭的诗词 包含深潭的古诗词(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