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卧榻的古诗词(12首)
1 《送闵寿卿之金山》 明代·多炡
游客去欲尽,送君濒岁除。
身投开士宅,口授异人书。
卧榻禅灯古,吟窗水月虚。
时临洗研处,芳讯付双鱼。
2 《金明老人黄叶庵落成志喜(四首)》 明代·小萍庵文
扫除荒秽剪凡材,卧榻初安四壁苔。
隔浦舟移帆影过,邻家客到犬声来。
霜晨月夕谁为侣,屋后阶前尽种梅。
心法别将何物喻,莲花不限满池开。
¤
3 《读邸报》 宋代·陈杰
战骨如山血未乾,补疮遮眼肉都剜。
向来手诏真哀痛,间者人言已治安。
夜访宰臣忧卧榻,昼延学士论危竿。
祖宗全盛犹如此,半壁江风面面寒。
鑽刺逢迎状似妈,是非羞恶一毫无。
盖间老犬曾共嗾,韝上新鹰正待呼。
递趱庸回联鼎食,长排耆俊在泥途。
一朝政事渠何算,可惜倾人好国都。
4 《杂感》 宋代·陆游
小轩幽槛雨丝丝,种竹移花及此时。
客去解衣投卧榻,半醒半醉又成诗。
5 《病榻闻鸠》 当代·钱钟书
报晴吭滑一鸠呼,卧榻昏腾醒病夫。
绿润意根生草木,清冷胸境拓江湖。
栖梁久绝呢喃燕,啄屋应多腷膊乌。
恼煞夷场嚣十里,可容长着此声无。
6 《送张无梦归天台》 宋代·曾会
九重留不住,乘兴返天台。
青嶂未为静,彤庭应更来。
御歌编隐诀,卧榻近丹台。
衣袂含香气,蓬莱醉几回。
7 《自遣》 明代·顾协
衡门无过客,终日懒衣冠。
身贱埋名易,家贫徇俗难。
就风移卧榻,选竹作渔竿。
赖有青山色,长年得笑看。
8 《湖上寓居杂咏 其十一》 宋代·姜夔
卧榻看山绿涨天,角门长泊钓鱼船。
而今渐欲抛尘事,未了菟裘一怅然。
9 《鹫峰》 宋代·释永颐
苔峰只就阶基列,卧榻云窗烟翠凉。
老去山中贪胜赏,只应迢递负三湘。
10 《湖上寓居杂咏》 宋代·姜夔
卧榻看山绿涨天,角门长泊钓鱼船。
而今渐欲抛尘事,未了菟裘一怅然。
11 《题令宣和尚院》 唐代·贯休
轩窗领岚翠,师得世情忘。
惟爱谈诸祖,曾经宿大荒。
泉声淹卧榻,云片犯炉香。
寄语题门者,看经在上方。
12 《征招》 宋代·姜夔
篷方底,舟师行歌,徐徐曳之如偃卧榻上,无动摇突兀势,以故得尽情骋望。
予欲家焉而未得,作徵招以寄兴。
徵招、角招者,政和间,大晟府尝制数十曲,音节驳矣。
予尝考唐田畸声律要诀云:徵与二变之调,成非流美,故自古少徵调曲也。
徵为去母调,如黄钟之徵,以黄钟为线,不用黄钟乃谐。
故随唐旧谱,不用母声,琴家无媒调、商调之类。
皆徵也,亦皆具母弦而不用。
其说详于予所作琴书。
然黄钟以林钟为徵,住声於林钟。
若不用黄钟声,便自成林钟宫矣。
故大晟府徵调兼母声,一句似林钟均,所以当时有落韵之语。
予尝使人吹而听之,寄君声于臣民事物之中,清者高而亢,浊者下而遗,万宝常所谓宫离而不附者是已。
因再三推寻唐谱并琴弦法而得其意。
黄钟徵虽不用母声,亦不可多用变徵蕤宾、变宫庆钟声。
若不用黄钟而用蕤宾、应钟,即是林钟宫矣。
余十一均徵调傲此。
其法可谓善矣。
然无清声,只可施之琴瑟,难入燕乐。
故燕乐阙徵调,不必补可也。
此一曲乃予昔所制,因旧央正宫齐天乐慢前两拍是徵调,故足成之。
虽兼用母声,较大晟央为无病矣。
此曲依晋史名曰黄钟下微调、角招曰黄钟清角调
潮回却过西陵浦,扁舟仅容居士。
去得几何时,黍离离如此。
客途今倦矣。
漫赢得、一襟诗思。
记忆江南,落帆沙际,此行还是。
迤逦。
剡中山,重相见、依依故人情味。
似怨不来游,拥愁鬟十二。
一丘聊复尔。
也孤负、幼舆高志。
水洪晚,漠漠摇烟,奈未成归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