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壬戌的古诗词(11首)

  • 1 《前赤壁赋》 宋代·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8 《清明约友游昆山(二十四韵)》 明代·易恒

    是日期而至者五人,不期而至者一人,期而不至者二人,袁校书子英、余道士复初。

    实洪武十五年壬戌闰二月十六日。

    老逢节序感流年,聊复追游愧昔贤。

    政以渐当修禊日,也宜仍咏舞雩天。

    人时并值良难继,童冠相随亦足怜。

    耐可襟怀重吊古,何烦羽翼远游仙。

    寺因效祐称题胜,境出关荆点染玄。

    尘世流光嗟百五,浮图幻界诧三千。

    海门翠割蓬莱股,地轴苍擎太华颠。

    危石堕云争一发,瘦筇削玉过双肩。

    行厨傍午开僧阁,啼鸟留春近客筵。

    载酒犹问字,挂巾萧散类逃禅。

    寓形宇宙何今昔,知己朋游孰后先。

    道士步虚辞折简,校书写韵摭遗编。

    采芳未许芝同茹,结佩空期璧共连。

    谷应雄谈惊鹤梦,潭惊长啸起龙眠。

    青山若与斯文契,白日宁于我辈延。

    造次雪盈明镜里,等闲霞散落花前。

    巨灵忽负鳌头矗,旧鬼潜悲马鬛迁。

    碑蚀文章苔浸渍,偶迷翁仲草芊绵。

    乌鸢蝼蚁俱成累,钟鼎山林各自便。

    万井村墟空杼轴,半楼风月尚秋千。

    杂英疏薄无多好,新柳纤柔有底妍。

    略见愁随身外遣,谩凭句就醉中联。

    乘时物色从教在,即事风光岂偶然。

    蹑霡归来清不寐,筠窗细写白云篇。

  • 9 《酹江月》 元代·刘处玄

    陇西余虑,到潍阳秦台,空来空去。

    贵府推官同太守,相访临归叮嘱。

    壬戌新正,欲邀到府,未见先生许。

    处玄重答,这里元宵亦做。

    四序孰悟三元,天官赐福,下救阴灵苦。

    生在中华崇道德,世赞名传千古。

    大醮洪禧,青词奏圣,感应应难遇。

    文山作醮,白龟莲衬王祖。

  • 10 《提辖官钟勤及其子可久写平园真睨蟾倚桂为生》 宋代·周必大

    元丰壬戌,中元之夕。

    仇池飞仙,浩歌赤壁。

    今两甲子,明月犹昔。

    嘉尔父子,记我颜色。

    丹桂婆娑,银蟾皎洁。

    愿言冰轮,常圆罔缺。

  • 11 《送凌应兰玉传诗序》 宋代·方回

    壬戌同先祖,登名四十年。

    吾衰逃世网,子学绍家传。

    好作声名计,姑随仕宦缘。

    王奇有故事,即见旅朝贤。

  • 12 《沁园春·壬戌之秋》 宋代·刘将孙

    壬戌之秋,七夕既望,苏子泛舟。

    正赤壁风清,举杯属客,东山月上,遗世乘流。

    桂棹叩舷,洞箫倚和,何事呜呜怨泣幽。

    悄危坐,抚苍苍东望,渺渺荆州。

    客云天地蜉蝣。

    记千里舳舻旗帜浮。

    叹孟德周郎,英雄安在,武昌夏口,山水相缪。

    客亦知夫,盈虚如彼,山月江风有尽不。

    喜更酌,任东方既白,与子遨游。

  • 13 《送郝同知》 宋代·方回

    仆昔尘忝岁壬戌,甲科为首降为乙。

    宰相谓己□□□,□实见怒出私臆。

    汉东掌教大洪山,寄名帅幕□□。

    □陵还鄂舣安陆,燃火高岸夜伐荻。

    是时约近一二□,□书有来递铃急。

    阃公拆观众太息,郢州新丧二千石。

    □□盖代真人豪,养士万数马千疋。

    边头失此老□□,□□以致襄阳失。

    世事轮云勿叹嗟,郢州诸子吾皆识。

    伯仲□□落鵰手,舞骑弯弓轰霹雳。

    黄金锁甲青油幕,黄卷青灯从此出。

    能为横槊建安诗,不减修禊永和笔。

    难弟兄中屈指三,漳州半刺今第一。

    黄合紫枢乌台官,有求可以唾手得。

    邂逅一閒二十年,髭雪鬓霜慵不摘。

    我老我穷甚于公,公独枉驾顾此客。

    既觞我酒俎豆之,又厪珠玉□□什。

    一别千门换桃符,梅初未白柳遄碧。

    人生有若鸿□□,衔芦一枝食数粒。

    往来去就无定所,寒避江湖暖沙碛。

    此心与彼独不同,睡裹有情梦相忆。

  • 14 《端午家集二首》 宋代·曾丰

    自我生壬戌,于今到戊申。

    殊无送端午,独不负嘉辰。

    裹签金膏冻,糜蒲玉屑匀。

    未能全免俗,杯酒飨家人。

  • 15 《哨遍》 宋代·曹冠

    聊写达观之怀,寓超然之兴云

    壬戌孟秋,苏子夜游,赤壁舟轻漾。

    观水光、弥渺接遥天,月出于东山之上。

    与客同,清欢扣舷歌咏,开怀饮酒情酣畅。

    如羽化登仙,乘风独立,飘然遗世高尚。

    客吹箫、音韵远悠扬。

    怨慕舞潜蛟、动凄凉。

    自古英雄,孟德周郎。

    旧踪可想。

    噫,水与月兮,逝者如斯曷尝往。

    变化如一瞬,盈虚兮、莫消长。

    自不变而观,物我无尽,何须感物兴悲怅。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惟同风月清赏。

    念江山美景岂可量。

    吾与子、乐之兴徜徉。

    听江渚、樵歌渔唱。

    □侣鱼虾、友麋鹿,举匏尊相劝,人生堪笑,蜉蝣一梦,且纵扁舟放浪。

    戏将坡赋度新声,试写高怀,自娱闲旷。

  • 16 《沁园春》 宋代·刘将孙

    沁园春二阕,不能如公哨遍之变化,又局于韵字,不能效公用陶诗之精整,姑就本语,捃拾排比,粗以自遣云

    壬戌之秋,七夕既望,苏子泛舟。

    正赤壁风清,举杯属客,东山月上,遗世乘流。

    桂棹叩舷,洞箫倚和,何事呜呜怨泣幽。

    悄危坐,抚苍苍东望,渺渺荆州。

    客云天地蜉蝣。

    记千里舳舻旗帜浮。

    叹孟德周郎,英雄安在,武昌夏口,山水相缪。

    客亦知夫,盈虚如彼,山月江风有尽不。

    喜更酌,任东方既白,与子遨游。

  • 17 《江梅引·忆江梅》 宋代·洪皓

    岁在壬戌,甫临长至,张总侍御邀饮。

    众宾皆退,独留少款。

    侍婢歌江梅引,有“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仆曰:此词殆为我作也。

    又闻本朝使命将至,感慨久之。

    既归,不寝,追和四章,多用古人诗赋,各有一笑字,聊以自宽。

    如暗香、疏影、相思等语,虽甚奇,经前人用者众,嫌其一律,故辄略之。

    卒押吹字,非风即笛,不可易也。

    此方无梅花,士人罕有知梅事者,故皆注所出(旧注:阙一首。

    此录示乡人者,北人谓之四笑江梅引)

    天涯除馆忆江梅。

    几枝开。

    使南来。

    还带馀杭、春信到燕台。

    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诉谁。

    空恁遐想笑摘蕊。

    断回肠,思故里。

    漫弹绿绮。

    引三弄、不觉魂飞。

    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

    乱插繁花须异日,待孤讽,怕东风,一夜吹。

* 关于壬戌的诗词 描写壬戌的诗词 带有壬戌的诗词 包含壬戌的古诗词(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