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可的古诗词(2561首)

  • 16 《鲁人锯竿入城》 魏晋·邯郸淳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

    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世之愚,莫之及也。

  • 20 《晁错论》 宋代·苏轼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

    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

    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

    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

    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

    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

    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

    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

    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

    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

    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

    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

    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 20 《夜泊牛渚怀古》 唐代·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挂帆席 一作:去)

  • 19 《感遇·江南有丹橘》 唐代·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 21 《墙有茨》 先秦·佚名

    墙有茨,不可扫也。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

    中冓之言,不可详也。

    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

    中冓之言,不可读也。

    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 17 《宫之奇谏假道》 先秦·左丘明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从之。

    不可启,寇不可翫。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

    ’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

    神所冯依,将在德矣。

    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

    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

    ”公曰:“何时?”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

    鹑之贲贲,天策炖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

    ’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

    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从媵秦穆姬。

    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

    ”罪虞公,言易也。

  • 20 《后出塞五首》 唐代·杜甫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 19 《祭鳄鱼文》 唐代·韩愈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

    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归容,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

    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

    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

    其无悔!

  • 18 《章台夜思》 唐代·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 19 《汾上惊秋》 唐代·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 19 《秋夜独坐/冬夜书怀》 唐代·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 19 《三槐堂铭》 宋代·苏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

    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

    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

    善者以怠,恶者以肆。

    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

    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

    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

    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

    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

    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

    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

    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

    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

    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

    铭曰:“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

    既相真宗,四方砥平。

    归视其家,槐阴满庭。

    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

    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呜呼休哉!

  • 19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唐代·李白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 18 《训俭示康》 宋代·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乃簪一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

    ’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嘻,异哉!”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

    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

    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

    ”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

    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

    ”上以无隐,益重之。

    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

    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公宜少从众。

    ”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故曰:“俭,德之共也。

    ”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

    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

    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

    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鰌知其及祸;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

    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

    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

    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 18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唐代·岑参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 关于不可的诗词 描写不可的诗词 带有不可的诗词 包含不可的古诗词(256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