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人的古诗词(48首)

  • 1 《诸子喻山水》 先秦·先秦诸子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

    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韩非子·大体》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论语·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论语·子罕》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

  • 3 《箕子碑》 唐代·柳宗元

    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

    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

    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

    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

    委身以存祀,诚仁矣,与亡吾国,故不忍。

    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

    是用保其明哲,与之俯仰;晦是谟范,辱于囚奴;昏而无邪,隤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难也。

    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为圣师。

    周人得以序彝伦而立大典;故在书曰“以箕子归作《洪范》”,法授圣也。

    及封朝鲜,推道训俗,惟德无陋,惟人无远,用广殷祀,俾夷为华,化及民也。

    率是大道,丛于厥躬,天地变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欤?呜乎!当其周时未至,殷祀未殄,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纣恶未稔而自毙,武庚念乱以图存,国无其人,谁与兴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

    然则先生隐忍而为此,其有志于斯乎?唐某年,作庙汲郡,岁时致祀,嘉先生独列于易象,作是颂云:蒙难以正,授圣以谟。

    宗祀用繁,夷民其苏。

    宪宪大人,显晦不渝。

    圣人之仁,道合隆污。

    明哲在躬,不陋为奴。

    冲让居礼,不盈称孤。

    高而无危,卑不可逾。

    非死非去,有怀故都。

    时诎而伸,卒为世模。

    易象是列,文王为徒。

    大明宣昭,崇祀式孚。

    古阙颂辞,继在后儒。

  • 5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宋代·王安石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

    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

    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

    宝元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

    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

    君亦常慨然自许,欲有所为。

    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

    噫!其可哀也已。

    士固有离世异俗,独行其意,骂讥、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无众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龃龉固宜。

    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

    辩足以移万物,而穷于用说之时;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此又何说哉!嗟乎!彼有所待而不遇者,其知之矣。

    君年五十九,以嘉祐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扬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

    夫人李氏。

    子男瓌,不仕;璋,真州司户参军;琦,太庙斋郎;琳,进士。

    女子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县令陶舜元。

    铭曰: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

    呜呼许君!而已于斯,谁或使之?

  • 4 《孟子·尚友》 宋代·陈普

    贤圣虽亡心不死,诗书所在即其人。

    大人取友无今古,天地中间一性真。

  • 5 《颂古一百首》 宋代·释智愚

    大人境界终难到,到后如何说向人。

    不是当人知见力,莫将知见别疏亲。

  • 6 《偈颂五十一首》 宋代·释道冲

    十字街头,有条活页纸路。

    没量大人,不知落处。

    无落处,拟欲追踪,西天此土。

  • 7 《次韵九华叶见思鹤山书院诗》 宋代·魏了翁

    天空地迥托吾庐,何处山川不裕如。

    太极光阴宁有閒,环中事业本无书。

    道亨谁谓大人否,夷陋不妨君子居。

    昨梦九芙蓉里去,起闻跫足到空虚。

  • 8 《有邀余游中原者余以亲老辞王子贤未知来饯别》 宋代·黎廷瑞

    飞电歘然度天隙,百岁能堪几行役。

    游子来归意恐迟,大人幸在何辞白。

    风涛念尔去何之,日暮怜渠行故逆。

    世间步步是危机,绵上可耕聊自适。

  • 9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宋代·释崇岳

    大人具大见,大智得大用。

    一举定千差,百发而百中。

    密赞中兴业,了无毫末共。

    福如沧海寿如山,赫赫声名继前踵。

  • 10 《游猎篇》 明代·何景明

    周王八骏行万里,朝游昆仑暮沧海。

    驱霆策电遍天地,虎骤龙驰倏烟霭。

    奔戎造父两为佐,大人王母遥相待。

    千金白狐来四荒,蝼蚁下国轻天王。

    君不见秦皇叱咤役九有,海东驱石石为走。

    桥边孺子如妇人,博浪沙中铁椎吼。

    又不见武皇旌旗日络绎,射蛟浔阳江水赤。

    五陵侠少夜相遇,探丸杀吏还惊辟。

    天门嵯峨城九重,虎豹为卫蛟龙宫。

    紫微钩陈翼帝座,至尊只合安高崇。

    脱渊之鱼出山虎,白龙鱼服何劳苦。

    沈江距河势有然,万乘反遭匹夫侮。

    君不见曹家老爽诚愚蒙,平生不识司马公。

    死生祸福在人手,宁能常作富家翁。

    一门流血岂足惜,坐使神器归奸雄。

    昨夜昌平人梦天,龙文赤日绕燕川。

    城中莫辨真天子,道上传看七宝鞭。

    腐儒为郎不扈从,愿奏相如谏猎篇。

  • 11 《偈颂八十七首》 宋代·释慧开

    普贤行愿等三千,正是清明首夏天。

    要是见大人境界,月明常照御楼前。

  • 12 《送赴省诸友·何德明》 宋代·刘克庄

    昔人抱璞经三献,今子排云叫九关。

    千佛经应冠鳌顶,大人赋可动龙颜。

    探梅腊雪园林后,对策薰风殿阁间。

    若见故人询病叟,但言深入万重山。

  • 13 《梦宗氏子来兄舍寄生九月初七果生侄子》 宋代·阳伯高

    昔年曾梦宗家郎,受生所自言其详。

    髼忪有发重覆顶,梦里恍然如发旁。

    大人占之兆惟吉,惟熊惟罴男之祥。

    今朝筵庆果如梦,始生三日逢重阳。

    啼声已觉是英物,一门四子诚生光。

    小鱼嬉戏已成队,雏雁飞腾终作行。

    晓来搔首搜句喜,奋笔仓惶书弄麞。

    端由乃祖积德厚,诗礼有传应异常。

    新醅喜醱蒲萄绿,开樽共对篱花黄。

    揿髯一笑共引满,拜贺箕裘过派长。

  • 14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 宋代·黄庭坚

    亲依为日浅,爱不舍我眠。

    教我如牧羊,更著後者鞭。

    得吧迩梅岭,开花向春妍。

    碌碌幸苟免,称觞大人前。

  • 15 《次韵吴文美》 宋代·邓深

    决科君辈不须疑,好采来如博局嬉。

    拾芥紫青非外事,举杯富贵可前期。

    相将竞奏大人赋,怂恿常谈小子诗。

    接武虞廷须八凯,颍阳深遁我何知。

* 关于大人的诗词 描写大人的诗词 带有大人的诗词 包含大人的古诗词(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