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弦声的古诗词(27首)
1 《袁州州学记》 宋代·李觏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
惟时守令,有哲有愚。
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
或连数城,亡诵弦声。
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
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
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
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
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
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
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
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
百尔器备,并手偕作。
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且有日,盱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
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
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
俗化之厚,延于灵、献。
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
教道之结人心如此。
今代遭圣神,尔袁得贤君,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
天下治,则谭礼乐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
是睢朝家教学之意。
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此年实至和甲午,夏某月甲子记。
4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代·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5 《浪淘沙·我有一张琴》 宋代·宋先生
我有一张琴。
随坐随行。
无弦胜似有弦声。
欲对人前弹一曲,不遇知音。
夜静响琤轰。
神鬼俱惊。
惊天动地若雷鸣。
只候功成归去后,携向蓬瀛。
6 《杂兴(三首)》 明代·周鼎
大字书便老眼,小弦声恼闲情。
养得人来疏懒,枉教天与聪明。
7 《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后阁》 宋代·王珪
夕然辟恶仙香度,朝结延年帝缕成。
愿上玉宸千万寿,薰风常泛舜弦声。
8 《秋雨》 宋代·陆游
冷雨萧萧涩不晴,丛篁遮尽小窗明。
故衾独展成酣寝,新酿初尝得细倾。
壁简积阴添蠹字,床琴生润咽弦声。
此时怀抱真难遣,一首清诗信笔成。
9 《李卿琵琶引》 元代·杨维桢
李卿李卿乐中仙,玉京侍宴三十年。
自言弦声绝人世,乐谱亲向钧天传。
今年东游到吴下,三尺檀龙为予把。
胸中自有天际意,眼中独恨知音寡。
一声如裂帛,再拨清冰拆。
蛮娃作歌语突兀,李卿之音更明白。
玉连琐,《郁轮流袍》,吕家池榭弹清宵。
花前快倒长生瓢,坐看青天移斗杓。
铁笛道人酒未醺,烦君展铁拔,再轧鹍鸡筋。
我闻仁庙十年春,驾前乐师张老淳。
赐筝岳柱金龙龈,仪凤少卿三品恩。
张后复有李,国工须致身。
酒酣奉砚呼南春,为卿作歌惊鬼神。
10 《无题》 宋代·钱惟演
绛楼初分麝气浓,弦声不动意潜通。
圆蟾可见还归海,媚蝶多惊欲御风。
纨扇寄情虽自洁。
玉壶盛泪祇凝红。
春窗亦有心知梦,未到鸣钟已旋空。
11 《春日杂忆》 明代·华淑
高楼银烛夜欢残,一曲琵琶月下弹。
拍遍弦声人莫会,自将红袖障春寒。
12 《后园凿井歌》 唐代·李贺
井上辘轳床上转:
水声繁,弦声浅。
情若何?荀奉倩。
城头日,长向城头住。
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
13 《同安权县林丞和余二首趁韵答之》 宋代·刘克庄
颇闻四境有弦声,雉傍人飞犬不惊。
在处棠阴应勿伐,等闲花判亦流行。
掞庭子盍摛新藻,绝廪□□□落英。
台府诸公衡尺审,春风荐子有谁争。
14 《次漕庾两使者绝句韵六首》 宋代·刘克庄
向来储粟辅常平,招鹤翁曾为证明。
可是□□□□者,邑人久不识弦声。
15 《和王少卿十日与留台国子监崇崇福宫诸官赴王》 宋代·司马光
儒衣武弁聚华轩,尽是西都冷落官。
莫叹黄花过嘉节,且将素发共清欢。
红牙板急弦声咽,白玉舟横酒量宽。
青眼主公情不薄,一如省闼要人看。
16 《嘲布谷》 宋代·陆游
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
但令春促驾,那为国催耕。
红紫花枝尽,青黄麦穗成。
从今可无语,倾耳舜弦声。
17 《於刘功曹家见杨直讲女奴弹琵琶戏作呈圣俞》 宋代·欧阳修
大弦声迟小弦促,十岁娇儿弹啄木。
啄木不啄新生枝,惟啄槎牙枯树腹。
花繁蔽日锁空园,树老参天杳深谷。
不见啄木鸟,但闻啄木声。
春风和暖百鸟语,山路硗确行人行。
啄木飞从何处来,花间叶底时丁丁。
林空山静啄愈响。
行人举头飞鸟惊。
娇儿身小指拨硬,功曹厅冷弦索鸣。
繁声急节倾四坐,为尔饮尽黄金觥。
杨君好雅心不俗,太学官卑饭脱粟。
娇儿两幅青布裙,三脚木床坐调曲。
奇书古画不论价,盛以锦囊装玉轴。
披图掩卷有时倦,卧听琵琶仰看屋。
客来呼儿旋梳洗,满额花钿贴黄菊。
虽然可爱眉目秀,无奈长饥头颈缩。
宛陵诗翁勿诮渠,人生自足乃为娱,此儿此曲翁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