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虞的古诗词(16首)

  • 1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代·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

    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

    书再上,而志不得通。

    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

    阁下其亦察之。

    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

    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

    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

    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

    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

    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

    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

    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

    亦惟少垂察焉。

    渎冒威尊,惶恐无已。

    愈再拜。

  • 4 《南湖书院》 宋代·赵汝譡

    捍川始成邑,巡甸遂建都。

    千载倚修堤,三吴达高涂。

    卫军弛马牧,令尹司官湖。

    濬中深有蓄,丰外坚无虞

    往昔水冒没,伤哉人愁吁。

    雨常夏潦盈,旱必秋田枯。

    民功念久隳,邦患諗预图。

    忽惊华构敞,岂为从览娱。

    溪落露鲂鲤,草长戏鸥凫。

    丹霞出云表,翠巘亘天隅。

    缅怀谢公言,希迹岩栖徒。

    且复与闾里,共守桑府区。

  • 5 《忆我二首各三十韵》 宋代·方回

    忆我幼时事,南归自番禺。

    三边已澒洞,内郡犹无虞

    故居山城间,四面阛闠区。

    东西万货集,朝暮百贾趋。

    诸父颂宾客,衣冠一何都。

    觞豆日谈笑,往往皆文儒。

    比屋有高楼,其上娉婷姝。

    侠少喜酒贱,歌呼间笙竽。

    无何郁攸作,一夕化为墟。

    朝廷易楮币,百姓骈叹吁。

    物价渐踊贵,饥剽多流俘。

    我家众长上,生近乾淳初。

    曰此风俗降,岁岁有不如。

    老者迁化去,少者分驰驱。

    生理益艰窘,口腹各自图。

    书囊裹笔砚,扁舟落江湖。

    苟且禄仕齿,荏苒岁月徂。

    乍得返乡里,惊怛心若刳。

    前辈尽黄壤,小儿皆白须。

    屡火不一火,坊巷非旧闾。

    上冢享亭仆,访寺诗壁污。

    向之红粉面,蚁穴髑髅枯。

    乃知宇宙内,万有皆空虚。

    我生逼六十,偶幸全头颅。

    身阅大兵革,一思一欷嘘。

    怀旧梦恍惚,吊往肠郁纡。

    六十年间事,历历尚可模。

    我所见之人,百万泉下俱。

    神仙谓不死,终久归于无。

    寄语肉食子,无以智诮愚。

    忆我弱甫冠,束书如钱塘。

    中兴百廿载,行都滋浩穰。

    虽已劣乾淳,尚可云小康。

    巴蜀骇破碎,淮襄传扰攘。

    腹心辇毂地,按堵如故常。

    于时数万士,云集升上庠。

    草茅起穷谷,拭目观国光。

    出门不识路,天街何其长。

    侠士剧燕赵,佳人□姬姜。

    五鼓夜灯烛,万楼春丝簧。

    吴米白如雪,奚啻千斯仓。

    缥缈湖山间,画船娇红妆。

    六桥杨柳岸,荷花云水乡。

    四时无不宜,莫若僧夏凉。

    小儒苦乏赀,冷眼看豪强。

    托迹朝士馆,窃睨鵷鹭行。

    台评或非是,庙论有不臧。

    相与读邸报,愤闷填中肠。

    侥幸江汉静,奸凶殛炎荒。

    礼闱采刍言,始得伸名场。

    岂谓边功相,曾不监彼狂。

    骄淫无比伦,虐毒尤披猖。

    未闻古天子,买田自置庄。

    群小附鬼蜮,国脉内已戕。

    虱臣颇有胆,四被言者章。

    最后得拜疏,逋诛逃维扬。

    万古木绵庵,不愧赵韩王。

    草茂复古殿,雨淋集贤堂。

    青史孰可□,念此心神伤。

    焉得陆士衡,复与作辨亡。

  • 6 《雪中四诗》 宋代·赵蕃

    疫疠潜攘却,埃氛一洗苏。

    相看即阳复,何必待傩驱。

    未暇议薪水,且同歌袴襦。

    有年如再得,卒岁可无虞

  • 7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一石鼓》 宋代·苏辙

    岐山之阳石为鼓,叩之不鸣悬无虞

    以为无用百无直,以为有用万物祖。

    置身无用有用间,自托周宣谁敢侮。

    宣王没後坟垅平,秦野苍茫不知处。

    周人旧物惟存山,文武遗民尽囚虏。

    鼎锺无在铸戈戟,宫殿已倒生禾黍。

    厉宣子孙窜四方,昭穆错乱不存谱。

    时有过客悲先王,绸缪牖户彻桑土。

    思宣不见幸鼓存,由鼓求宣近为愈。

    彼皆有用世所好,天地能生不能主。

    君看项籍猛如狼,身死未冷割为脯。

    马童杨喜岂不仁,待汝封侯非怨汝。

    何况外物固已轻,毛擒翡翠尾执麈。

    惟有苍石於此时,独以无用不见数。

    形骸偃蹇任苔藓,文字皴剥困风雨。

    遭乱既以无用全,有用还为太平取。

    古人不见见遗物,如见方召与申甫。

    文非科斗可穷诘,简编不载无训诂。

    字形漫汗随石缺,苍蛇生角龙折股。

    亦如老人遭暴横,颐下髭秃口齿龉。

    形虽不具意可知,有云杨柳贯鲂鱮。

    鲂鱮岂厌居溪谷,自投网罟入君俎。

    柳条柔弱长百尺,挽之不断细如缕。

    以柳贯鱼鱼不伤,贯不伤鱼鱼乐死。

    登之庙中鬼神格,锡女丰年多黍稌。

    宣王用兵征四国,北摧犬戎南服楚。

    将帅用命士卒欢,死生不顾阚虓虎。

    问之何术能使然,抚之如子敬如父。

    弱柳贯鱼鱼弗违,仁人在上民不怒。

    请看石鼓非徒然,长笑太山刻秦语。

  • 8 《南乡子·萍梗涉天隅》 元代·王吉昌

    萍梗涉天隅。

    遣累刳情物物无。

    漱石枕流甜养浩,勤劬。

    拈弄龟蛇入玉炉。

    黑水产金珠。

    曲岸红霜润点酥。

    体*寸丸丹品妙,无虞

    驰骤神通

  • 9 《瞻彼南山》 宋代·司马光

    帝白卿士,左右之臣。

    四方无虞,矜尔之勤。

    式观且游,从予一人。

    于壶欲闳,于堂于陈。

    金石之符,翰墨之珍。

    匪予汝夸,祖考之勋。

  • 10 《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 宋代·岳珂

    心存即鹿叹无虞,画地虽工理反疎。

    直枉已传天子诏,厚诬犹见监奴书。

    傥令甬道真难继,未必都曹可遂初。

    万里上流关社稷,不知天意竟何如。

  • 11 《答张子立见寄》 宋代·苏洵

    舟行道里日夜殊,佳士恨不久与俱。

    峡山行尽见平楚,舍舡登岸身无虞

    念君治所自有处,不复放纵如吾徒。

    忆昨相见巴子国,谒我江上颜何娱。

    求文得卷读不已,有似骏马行且且。

    自言好学老未厌,方册几许鲁作鱼。

    古书今文遍天下,架上未有耿不愉。

    示我近所集,漫如游通衢。

    通衢众所入,癃残诡怪杂沓不辩可叹吁。

    文人大约可数者,不过皆在众所誉。

    此外何足爱,刓破无四隅。

    况予固鲁钝,老苍处群雏。

    入赵抱五弦,客齐不吹竽。

    山林自窜久不出,回视众俊惊锟鋙。

    岂意误见取,骐骥参羸驽。

    将观驰骋斗雄健,无乃独不堪长途。

    凄风腊月客荆楚,千里适魏劳奔趋。

    将行纷乱若无思,强说鄙意惭区区。

  • 12 《感事》 宋代·杨时

    边徼无虞日,王师讨弗庭。

    收功夸庙算,行险毒生灵。

    川谷旌麾暗,风尘战血腥。

    寂寥归马日,目断华阳坰。

  • 13 《草堂》 唐代·杜甫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

    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

    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

    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

    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

    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

    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

    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

    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逾。

    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

    唱和作威福,孰肯辨无辜。

    眼前列杻械,背后吹笙竽。

    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

    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

    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

    国家法令在,此又足惊吁。

    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

    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

    不忍竟舍此,复来薙榛芜。

    入门四松在,步屟万竹疏。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

    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

    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

    飘摇风尘际,何地置老夫。

    于时见疣赘,骨髓幸未枯。

    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馀。

  • 14 《寄广州杨参军》 唐代·马戴

    南方春景好,念子缓归心。

    身方脱野服,冠未系朝簪。

    足恣平生赏,无虞外役侵。

    汀洲观鸟戏,向月和猿吟。

    税驾楚山广,扬帆湘水深。

    采奇搜石穴,怀胜即枫林。

    怅望极霞际,流情堕海阴。

    前朝杳难问,叹息洒鸣琴。

  • 15 《溯西江》 唐代·李绅

    江风不定半晴阴,愁对花时尽日吟。

    孤棹自迟从蹭蹬,乱帆争疾竞浮沉。

    一身累困怀千载,百口无虞贵万金。

    空阔远看波浪息,楚山安稳过云岑。

  • 16 《西江月》 宋代·赵桓

    历代恢文偃武,四方晏粲无虞

    奸臣招致北匈奴。

    边境年年侵侮。

    一旦金汤失守,万邦不救銮舆。

    我今父子在穹庐。

    壮士忠臣何处。

  • 17 《草堂》 唐代·杜甫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

    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

    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

    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

    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

    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

    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

    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

    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逾。

    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

    唱和作威福,孰肯辨无辜。

    眼前列杻械,背后吹笙竽。

    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

    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

    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

    国家法令在,此又足惊吁。

    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

    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

    不忍竟舍此,复来薙榛芜。

    入门四松在,步屟万竹疏。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

    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

    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

    飘摇风尘际,何地置老夫。

    于时见疣赘,骨髓幸未枯。

    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馀。

* 关于无虞的诗词 描写无虞的诗词 带有无虞的诗词 包含无虞的古诗词(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