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哀哉的古诗词(92首)

  • 1 《醉太平·堂堂大元》 元代·佚名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

    哀哉可怜!

  • 4 《狱中上梁王书》 两汉·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愿大王孰察之。

    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

    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也。

    愿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毋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

    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

    愿大王孰察,少加怜焉。

    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何则?知与不知也。

    故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

    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慕义无穷也。

    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

    何则?诚有以相知也。

    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

    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

    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雎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

    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

    故百里奚乞食于道路,缪公委之以政;甯戚饭牛车下,桓公任之以国。

    此二人者,岂素宦于朝,借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行,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

    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

    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

    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国,齐用越人子臧而强威、宣。

    此二国岂系于俗,牵于世,系奇偏之浮辞哉?公听并观,垂明当世。

    故意合则胡越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矣。

    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伯不足侔,而三王易为也。

    是以圣王觉寤,捐子之之心,而不说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覆于天下。

    何则?欲善亡厌也。

    夫晋文亲其雠,强伯诸侯;齐桓用其仇,而一匡天下。

    何则?慈仁殷勤,诚加于心,不可以虚辞借也。

    至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立强天下,卒车裂之。

    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而伯中国,遂诛其身。

    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於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

    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犬可使呔尧,跖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然则荆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

    ,岂足为大王道哉!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

    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珠和璧,祗怨结而不见德;有人先游,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羸,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

    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而不牵乎卑辞之语,不夺乎众多之口。

    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荆轲,而匕首窃发;周文王猎泾渭,载吕尚归,以王天下。

    秦信左右而亡,周用乌集而王。

    何则?以其能越挛拘之语,驰域外之议,独观乎昭旷之道也。

    今人主沈谄谀之辞,牵帷廧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皁,此鲍焦所以愤于世也。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底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

    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

    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 5 《题清风岭崖石》 宋代·王氏

    君王不幸妾当灾,弃女抛男逐马来。

    夫面不知何日见,妾身还是几时回。

    两行怨泪频偷滴,一对愁眉怎得开。

    遥望家乡何处是,存忘两字苦哀哉

  • 6 《缘识》 宋代·宋太宗

    恤刑遍空於囹圄,八面调顺兴时雨。

    我且惭无及物功,哀哉狱讼经炎暑。

    清凉坐起受官荣,几许能仁善规矩。

    倏忽从天降下来,滂沱敢望如斯睹。

    预丰苗稼瑞三秋,有感秘通消灾苦。

  • 7 《识时梅歌》 宋代·谢琎

    寇至人远避,寇退人复归。

    归来寻旧址,草芜迷荒基。

    哀哉住傍梅,清梦常相依。

    可怜岁寒心,能识存亡机。

    不欲染尘垢,先枯避时虞。

    方今向太平,枯干生新枝。

    主人修废坠,古梅仍春辉。

    俗态分荣瘁,梅心无改移。

    如我耐寒友,头白不相违。

    梅花自奇绝,世事与古别。

    花下独徘徊,似听梅花说。

    不愿傍官驿,驿外尘飞多马迹。

    几番驿使自南来,南枝折尽花狼藉。

    不愿在深宫,蛾眉人去寿阳空。

    缤纷檐下花飞片,不上宫妆入草丛。

    不愿在西湖,旧时逋仙迹山芜。

    可惜暗香疏影处,迩来都是给樵苏。

    不愿近东阁,无人更管花开落。

    黄昏风雨锁朱门,和羹人伴归沙漠。

    但愿开向千岩窟,饕虐冯陵任风雪。

    花香只绕处士庐,花飞不点征人骨。

    吟翁索笑痴更痴,谁似梅花能识时。

    始终不渝含酸味,去就长存调鼎资。

    广平铁石笔何在,生死与我深相知。

  • 8 《自小云顶上云顶寺》 宋代·陆游

    素衣虽成缁,不为京路尘,跃马上云顶,欲呼飞仙人。

    飞仙不可呼,野僧意甚真,煎茶清樾下,童子拾堕薪。

    我少本疏放,一出但坐贫。

    缚裤属櫜鞬,哀哉水云身。

    此地虽暂寓,失喜忘吟呻。

    故溪归去来,岁晚思鲈蓴。

  • 9 《春社斋禁连雨不止赋呈梦得》 宋代·朱松

    岁丰农犹饥,岁恶何可说。

    哀哉半菽氓,罪岁同一舌。

    年时旱尘涨,腊尽不见雪。

    青皇忽雨我,万顷麦苗活。

    令尹民父母,沟壑思手挈。

    祈年祓斋居,有酒不忍设。

    那知桃李径,狼籍香泥滑。

    芳意一如此,坐恐及鶗鴂。

    郊原伫开晴,出劳南亩馌。

    秋成已在眼,一醉宇宙豁。

    更呼湔裙人,劝告侧帽客。

    和公斜川诗,磨石鑱岁月。

  • 10 《六言四首》 宋代·方回

    传灯录第一卷,我佛世尊如来。

    自谓寂灭乐已,谁不鸣呼哀哉

  • 11 《独漉篇》 明代·刘基

    独漉复独漉,月明江水浊。

    水浊迷龙鱼,月明复何如。

    楚国皆浊,屈原独清。

    行吟泽畔,哀哉不平。

    上山采荼,下山采蘗。

    心在腹中,何由可白?豺狼在后,虎豹在前。

    四顾无人,魂飞上天。

    珠玉委弃,不如泥沙。

    蹑冠戴履,万古悲嗟。

  • 12 《偶作》 宋代·曹彦约

    太极奚河图,河图非太极。

    矧复赘无极,哀哉何太息。

    可不观古圣,一一已默识。

    □湖为作图,交扰而曲屈。

    是孰知五行,五行皆妙质,不可离合论,浑浑体自一。

    安得孔子生,邪说俱荡涤。

    哀哉哀哉,太息得太息。

  • 13 《疾邪诗》 两汉·赵壹

    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

    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

    哀哉哀哉,此是命矣夫!

  • 14 《家居自戒》 宋代·陆游

    疾病当治本,神医古难遭。

    哀哉有限身,日与利欲鏖。

    大嚼徒为贪,刻饮岂足豪。

    淡薄以养寿,亦非慕名高。

  • 15 《汉文帝》 宋代·王安石

    轻刑死人众,丧短生者偷。

    仁者自此薄,哀哉不能谋。

    露台惜百金,灞陵无高丘。

    浅恩施一时,长患被九州。

  • 16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 宋代·方岳

    彭{殊右换伤右边}同此躯,颜跖同此心。

    哀哉宇宙间,群生政林林。

  • 17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 宋代·陆游

    唐虞亦人耳,四海可高谢。

    哀哉斗升故,谄妄两凭架。

    心明物自宾,能整故能暇。

    会当弃人事,面壁度九夏。

* 关于哀哉的诗词 描写哀哉的诗词 带有哀哉的诗词 包含哀哉的古诗词(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