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耆老的古诗词(42首)

  • 1 《挽郑恭老少卿》 宋代·杨万里

    天不遗耆老,人谁尚典刑。

    向来卿月白,无复史天青。

    诗泒回风雪,心源贝叶经。

    故应书带草,和露泣康成。

  • 2 《挽主奉路分赵公词》 宋代·韩元吉

    画舸安舆霅水清,春风犹忆送君行。

    无家举案人方恨,有子分符世共荣。

    德履未容居祭酒,声华端合主宗盟。

    太支耆老凋零甚,兰玉阶庭独擅名。

  • 3 《师伯浑用韵复次》 宋代·晁公溯

    束书归隐不辞遥,庠序懒陪耆老朝。

    野外卜居无鬼瞰,山中誓墓以神要。

    暂来同作荔枝社,安可轻违桂树招。

    已遣官奴理琴瑟,岂惟百戏但歌樵。

  • 4 《泊荆南二首》 宋代·袁说友

    荆州天险大江蟠,坐制金陵自不难。

    却遣千艘沉赤壁,至今耆老笑曹瞒。

  • 5 《勉吕之寿》 宋代·丘葵

    泛泛水中舟,有绋以丽维。

    荡荡人之情,有礼以执持。

    武公年九十,犹思慎其仪。

    吾侪未耆老,盍亦相箴规。

    云胡工诵说,志行乃有亏。

    此病当自省,所差只毫嫠。

    勉哉为已学,先民不我欺。

  • 6 《过邻曲》 宋代·陆游

    黄云卷尽绿针齐,夏木阴阴满古堤。

    耆老往来无负戴,比邻问道有提携。

    暑天渐近便餐酪,吴俗相传尚鱠齑。

    共喜丰年多乐事,扶归先判醉如泥。

  • 7 《樊运使挽词》 宋代·楼钥

    横浦云亡后,斯文付此贤。

    命其随道丧,学又绝心传。

    河洛湮来派,西州忆旧缘。

    伤心耆老尽,挥泪对霜天。

  • 8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 宋代·陆游

    大父昔在朝,腾上唯恐早。

    淡然清班中,灰寒而木槁。

    议论主中和,人才进耆老

    至今下马坟,不生刺人草。

  • 9 《酬孙延仲龙图》 宋代·欧阳修

    洛社当年盛莫加,洛阳耆老至今夸。

    死生零落余无几,齿发衰残各可嗟。

    北库酒醪君旧物,西湖烟水我如家。

    已将二美交相胜,仍枉新肩丽彩霞。

  • 10 《再过阳朔寄人》 宋代·陶弼

    昔日儒衫今武车,重来耆老尚奔趋。

    后人相继皆清德,小吏回看半白须。

    条教谩为新楷法,官资犹作旧称呼。

    里门不闭田畴辟,好买丹青别画图。

  • 11 《送邵监酒兼柬仪真赵法曹呈潘使君二首》 宋代·刘宰

    仪真来往几经来,风物淮南第一州。

    山势北来开壮观,大江东下峙危楼。

    沙头飘缈千家市,橹尾连翩万斛舟。

    去去烦君问耆老,几人犹得守林丘。

  • 12 《过盱眙》 宋代·张孝忠

    海海无波塞不尘,题诗因得吊遗民。

    山河信美今戎索,耆老虽存亦外臣。

  • 13 《永安宫?今夔之永安门,即宫之遗址也?》 宋代·苏轼

    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

    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

    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

    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

    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

    只应法正死,使公去遭燔。

  • 14 《吴刺史庙》 宋代·王应麟

    城西有祠临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问之耆老此为谁,唐大历中吴刺史。

    刺史为民开陂湖,故迹犹传堰九里。

    年很小鼓报丰穰,决渠为雨润泽美。

    遗爱有桥名怀恩,姓名不载太史氏。

    昔汉吴公治第一,列传寂寂名无纪。

    刺史岂其苗裔欤,明州政亦河南比。

    堂上大书荆公诗,兰菊春秋百世祀。

    地志只称王长官,有功于民盖一揆。

    吾闻是邦多贤守,裴王碑字颜与李。

    惟侯盛德著人心,彼石可焚祠弗圯。

    广德湖为鸿隙陂,召棠栾社谁敢毁。

    秔稌充羡侯之赐,庙食辰存如此水。

  • 15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唐代·杜甫

    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

    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 关于耆老的诗词 描写耆老的诗词 带有耆老的诗词 包含耆老的古诗词(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