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而至的古诗词(23首)

  • 1 《相州昼锦堂记》 宋代·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

    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

    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

    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

    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

    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

    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

    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

    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

    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

    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 4 《风赋》 先秦·宋玉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

    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

    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

    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

    耾耾雷声,回穴错迕。

    蹶石伐木,梢杀林莽。

    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焕粲烂,离散转移。

    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

    乘凌高城,入于深宫。

    抵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

    将击芙蓉之精。

    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

    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幢,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

    故其风中人状,直惨凄惏栗,清凉增欷。

    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

    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 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

    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

    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

    中唇为胗,得目为篾,啖齰嗽获,死生不卒。

    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 4 《二翁登泰山》 未知·佚名

    昔有二翁,同邑(里)而居。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 6 《远游》 先秦·屈原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悽而增悲。

    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

    内惟省以操端兮,求正气之所由。

    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

    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

    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著而日延。

    奇傅说之讬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

    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群而遁逸。

    因气变而遂曾举兮,忽神奔而鬼怪。

    时仿佛以遥见兮,精晈晈以往来。

    超氛埃而淑邮兮,终不反其故都。

    免众患而不惧兮,世莫知其所如。

    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

    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蘦。

    聊仿佯而逍遥兮,永历年而无成。

    谁可与玩斯遗芳兮?长向风而舒情。

    高阳邈以远兮,余将焉所程?重曰:

    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

    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

    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麤秽除。

    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

    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

    曰“道可受兮,不可传;

    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毋滑而魂兮,彼将自然;

    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

    虚以待之存,无为之先;

    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

    ”闻至贵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

    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旧乡。

    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

    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玉色頩以脕颜兮,精醇粹而始壮。

    质销铄以汋约兮,神要眇以淫放。

    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

    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命天阍其开关兮,排阊阖而望予。

    召丰隆使先导兮,问太微之所居。

    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

    屯余车之万乘兮,纷容与而并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

    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耀。

    服偃蹇以低昂兮,骖连蜷以骄骜。

    骑胶葛以杂乱兮,斑漫衍而方行。

    撰余辔而正策兮,吾将过乎句芒。

    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

    阳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径度。

    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

    凤凰翼其承旂兮,遇蓐收乎西皇。

    揽慧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

    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

    时暧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

    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路漫漫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

    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

    欲度世以忘归兮,意姿睢以抯挢。

    内欣欣而自美兮,聊媮娱以淫乐。

    涉青云以汎滥游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

    思旧故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

    汜容与而遐举兮,聊抑志而自弭。

    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

    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瀁而自浮。

    祝融戒而跸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

    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

    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玄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蟉虯而逶蛇。

    雌蜺便娟以增挠兮,鸾鸟轩翥而翔飞。

    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乃逝以徘徊。

    舒并节以驰骛兮,逴绝垠乎寒门。

    轶迅风于清源兮,从颛顼乎增冰。

    历玄冥以邪径兮,乘间维以反顾。

    召黔赢而见之兮,为余先乎平路。

    经营四方兮,周流六漠。

    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

    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

    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

  • 4 《虎丘记》 明代·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

    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

    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

    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

    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

    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

    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

    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

    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 5 《鹦鹉赋》 两汉·祢衡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

    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其辞曰: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

    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

    性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

    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

    飞不妄集,翔必择林。

    绀趾丹觜,绿衣翠衿。

    采采丽容,咬咬好音。

    虽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

    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于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

    命虞人于陇坻,诏伯益于流沙。

    跨昆仑而播弋,冠云霓而张罗。

    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

    且其容止闲暇,守植安停。

    逼之不惧,抚之不惊。

    宁顺从以远害,不违迕以丧生。

    故献全者受赏,而伤肌者被刑。

    尔乃归穷委命,离群丧侣。

    闭以雕笼,翦其翅羽。

    流飘万里,崎岖重阻。

    逾岷越障,载罹寒暑。

    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

    彼贤哲之逢患,犹栖迟以羁旅。

    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眷西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伫。

    忖陋体之腥臊,亦何劳于鼎俎?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

    匪余年之足惜,愍众雏之无知。

    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

    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

    羡西都之沃壤,识苦乐之异宜。

    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

    若乃少昊司辰,蓐收整辔。

    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长吟远慕,哀鸣感类。

    音声凄以激扬,容貌惨以憔悴。

    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

    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

    感平生之游处,若埙篪之相须。

    何今日之两绝,若胡越之异区?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

    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

    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

    苟竭心于所事,敢背惠而忘初?讬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躯。

    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

    恃隆恩于既往,庶弥久而不渝。

  • 5 《郗恢授衣帖赞》 宋代·岳珂

    郗姓三传而至恢,晋代七革而为唐。

    书以世而能,摹以久而彰。

    予将因高平之奕叶,而撷千古之遗芳。

    於戏道徽,尚其不亡,兹其足以侈摹帖之藏。

  • 6 《和陶神释》 宋代·吴芾

    人生禀一气,自微而至著。

    不问富与贫,不论新与故。

    自有形影初,我便相亲附。

    二子既有言,我宁无一语。

    汝形未生时,影复在何处。

    偶与我有缘,同生复同住。

    幸我所依人,造理仍知数。

    身虽未溘然,已办周身具。

    得酒即忘怀,宁复顾毁誉。

    醒即看云眠,目送孤鸿去。

    我亦得安闲,不忧还不惧。

    说与二子知,莫为身外虑。

  • 7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宋代·张耒

    吾腹如鸱夷,但满贮醇酒。

    外圆故不滞,中静一无有。

    纷纷千百辈,纳若一尘垢。

    而至真源,保之故难朽。

  • 8 《怀净国》 明代·虞淳熙

    客有归来辞,都作莲花字。

    五柳珊瑚枝,三径玻璃地。

    天童候金门,香刍总而至

    翠裓倾丹英,纷纷罗应器。

    翩然六铢轻,秋霞生半臂。

    解衣浴澄地,灵风撼仙芰。

    承足青玉沙,妙触各如意。

    空楼千乐鸣,吹演第一义。

    吾安进衤几歌,独笑声闻醉。

    极乐讵有涯,行向刀林戏。

  • 9 《病中诗十五首并序》 唐代·白居易

    开成己未岁,余蒲柳之年六十有八。

    冬十月甲寅旦,始得风瘅之疾,体矜目眩,左足不支,盖老病相乘

    而至耳。

    余早栖心释梵,浪迹老庄,因疾观身,果有所得。

    何则?外形骸而内忘忧恚,先禅观而后

    顺医治。

    旬月以还,厥疾少间,杜门高枕,澹然安

    闲。

    吟讽兴来,亦不能遏,因成十五首,题为病中

    诗,且贻所知,兼用自广。

    昔刘公干病漳浦,谢康

    乐卧临川,咸有篇章,抒咏其志。

    今引而序之者,虑不知我者或加诮焉。

  • 10 《再次苏字韵》 宋代·曾几

    秋风不来眼穿枯,飒然而至吾其苏。

    中宵起我灯火读,音节自喜如连珠。

    不知何物披拂此,定是啸谷之於菟。

    窗前况复雨骤作,山溜绕屋鸣瑶琚。

  • 11 《悲秋》 宋代·黄庭坚

    有美一人兮,临清秋而太息。

    伤天形之缺然兮,与有足者同堂而并席。

    傥尝获罪於天兮,使而至於斯极。

    夫阴凝而阳化兮,冲气饪而为和。

    骈拇所以为少,枝指所以为多。

    谓天任汝以道兮,曾是形畸而貌独。

    天厌弃汝兮,修汝德而谓何。

    中无所考此耿耿兮,独遡风而浩歌。

    歌曰父耶母耶,人乎天乎。

    才之为祥,固不若不才之全乎。

    非天地之私兮,又非父母之愿也。

    慨伏思而不得兮,梦漂漂而行远。

    逆真人於轩台兮,请端策而徵衍。

    遇水盈之坎坎兮,得山麓而为蹇。

    虽御良而马服兮,犹往蹇而来连。

    艮之初六来告休兮,艮其趾而无咎。

    如风日之过河兮,人谓守水而为耗。

    知水性之循环兮,曾何损益之足道。

    蚿百足之狂攘兮,夔踸踔以行地。

    蛇虺蔓延不自好兮,谓风蓬蓬而无似物。

    怜物之无穷兮,目尚为心之仆隶。

    夫精於形器之表兮,视四体百骸其在外。

    予将执汝手兮,游乎浩荡之会凭天津而渥发兮,揽日月以为佩。

    嗟不知去来之为我兮,天下莫予之为对。

    恐路远而多岐兮,聊赠汝以指南。

    将雍容於胜日兮,尝试为汝而妄谈。

  • 12 《金山寺避暑望雨作戏效玉川子体》 明代·杨循吉

    山中日日望雨至,立向山头看云气。

    今朝且喜雨果来,阴云成片当天坠。

    云之来兮奇且特,有如推山而至遮尽半天黑。

    黑云上有白云行,白白黑黑兮重复轻。

    不知黑云是风白是雨,白云多处先沾注。

    云中雨脚略可观,数条当天大如柱。

    此云先自北方起汗漫,只谓太湖中来返头看。

    忽然风自东向来,却把西方之云尽吹散。

    众人观者都言苦,日日望雨又不雨。

    幸得一片云,推来自天北。

    须臾变作大云,有黑亦有白。

    令人观之恐怖生,若要作雨不如此不得。

    雨未至兮雷先鸣,惊人不须用多,只一声魈肝鬼胆不知在

    何处,世上亦有奸人立不住。

    树头萧萧风作闹,如今却是雨真到。

    吾且闭门高坐看汝落,落到三日五日也不恶。

  • 13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长发舞》 隋代·未知

    具祀崇德,备乐承风。

    魏推幢主,周赠司空。

    不行而至,无成有终。

    神兴王业,天归帝功。

* 关于而至的诗词 描写而至的诗词 带有而至的诗词 包含而至的古诗词(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