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子城的古诗词(12首)

  • 1 《黄冈竹楼记》 宋代·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岁除日,新旧岁之交,即除夕。

    ,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

    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 4 《沧浪亭记》 明代·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

    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

    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

    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

    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

    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 3 《旧官词》 未知·谋[B16J]

    女墙横截钟山麓,子城十里空其腹。

    老宫监守西上门,日见宫中春树绿。

    当年玉座迁北平,燕麦多从辇路生。

    太液烟波空吊影,未央钟鼓不闻声。

    二百年来万民乐,文武诸司皆卧阁。

    常年内库扫梁尘,六月重门启鱼钥。

    市人身替羽林军,偷见蓬莱五色云。

    枯沼颓垣容易入,千门万户杳难分。

    惊看墀草潜狐兔,武英殿接西宫路。

    赤阑杨柳树长生,画栋芙蓉花尚吐。

    别有铜驼扉半开,人传高后燕居来。

    五龙蟠结朝真阁,七宝庄严礼佛台。

    寂寂文窗罥珠网,至今海燕巢于上。

    {?尔}口衔将紫陌泥,飞身立在铜仙掌。

    日暮中官点禁兵,周庐依旧闭重城。

    宫树鸦啼金锁下,年年只放内家行。

  • 4 《庾楼晓望》 唐代·白居易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频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 4 《书南事》 宋代·梅尧臣

    大梁国南门,馹骑方腾趋。

    波波一何急,蛮寇围番禺。

    番禺本无备,前赖魏大夫。

    大夫筑子城,今得守以须。

    兵虽不满万,闭壁堪指呼。

    老幼转木石,壮健操矛弧。

    廪库得以完,日月不易图。

    城中旧无井,魏凿安辘轳。

    魏由飞语去,不使立外郛。

    古称时有待,浅薄皆谓纡。

    曲突与烂额,看取报功殊。

  • 5 《五更入宣城,诣天庆观朝谒》 宋代·杨万里

    晓露双溪水,秋风百舫桥。

    行穿子城过,却望女墙遥。

    落月能相伴,疏锺似见招。

    小亭憩山半,换马上迢嶢。

  • 6 《越城步月不知子城已闭因托宿赵义斋宅》 宋代·董嗣杲

    晚步初月高,忘却子城闭。

    客楼枕新荷,几夜香袭袂。

    羸骸奔走倦,不拟尚凝滞。

    白面佳少年,塞途莫胜计。

    低颜谢许可,不甘暗拭涕。

    穷迫傍人篱,傍篱车奴隶。

    风采就衰惫,心孔转昏翳。

    见舟思江湖,怀隐睨松桂。

    故人立霄汉,敢诧平生契。

    兹时进退难,假宿义斋第。

    官桥醉尉多,大惧获重戾。

    徘徊益羁愁,愈痛乏边际。

    谗毁那能免,失拥文侯篲。

    身如被酒酣,心类垂旒缀。

    嗟嗟文不续,有学谩经济。

    逆行且倒施,犹幸舌未敝。

    月西黯蓬莱,城乌声更厉。

    借榻逢可人,度夜等匏击。

    履险复自笑,汩没信此世。

    愿逢阳明仙,餐霞度千岁。

  • 7 《越城客中》 宋代·董嗣杲

    暑滋衣袖苦逢迎,濡滞连旬梦亦惊。

    奔走泥涂谁送死,浮沉光景自怜生。

    鸦穿晚照栖公馆,龙挟晴云入子城

    乱试法歌攒碧落,无端新月客窗明。

  • 8 《庾楼晓望》 唐代·王贞白

    独凭朱槛亦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蘋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 9 《念奴娇(绵州表兄生日绍定壬辰五月)》 宋代·魏了翁

    被东风吹送,都看尽、蜀三川。

    向涪水西来,东山右去,剑阁南旋。

    家家露餐风宿,数旬间、浑不见炊烟。

    踏遍王孙草畔,眼明帝子城边。

    万家赤子日高眠。

    丝管夜喧阗。

    自梓遂而东,岷峨向里,汉益从前。

    人人里歌涂咏,愿君侯、长与作蕃宣。

    我愿时清无事,早归相伴华颠。

  • 2 《念奴娇(绵州表兄生日绍定壬辰五月)》 宋代·魏了翁

    被东风吹送,都看尽、蜀三川。

    向涪水西来,东山右去,剑阁南旋。

    家家露餐风宿,数旬间、浑不见炊烟。

    踏遍王孙草畔,眼明帝子城边。

    万家赤子日高眠。

    丝管夜喧阗。

    自梓遂而东,岷峨向里,汉益从前。

    人人里歌涂咏,愿君侯、长与作蕃宣。

    我愿时清无事,早归相伴华颠。

  • 3 《留别张水部籍》 唐代·项斯

    省中重拜别,兼领寄人书。

    已念此行远,不应相问疏。

    子城西并宅,御水北同渠。

    要取春前到,乘闲候起居。

* 关于子城的诗词 描写子城的诗词 带有子城的诗词 包含子城的古诗词(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