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平的古诗词(18首)

  • 1 《晁错论》 宋代·苏轼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

    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

    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

    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

    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

    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

    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

    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

    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

    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

    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

    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

    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 5 《祭石曼卿文》 宋代·欧阳修

    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

    曰: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

    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

    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

    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

    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

    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孤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

    尚飨!

  • 6 《寓吴门十首》 宋代·陈造

    禹益咨俞俨紫庭,藩星仍映使星明。

    鄙夫少日三千牍,尽付诗情写治平

  • 7 《送盐官刘少府古贤》 宋代·梅尧臣

    我祖南昌尉,时危弃去仙。

    刘郎从宦日,天子治平年。

    燥茗山中火,熬波海上烟。

    吴民不为盗,唯此挠君权。

  • 8 《挽真西山二首》 宋代·曾极

    一片诚心并若丹,爱民何止十分宽。

    不成中国相司马,空使苍生望谢安。

    广益集思今已晚,以明佐圣古来难。

    治平一卷黄扉墨,留与君王拭泪看。

  • 9 《奉和御製读隋书》 宋代·夏竦

    思仁怀远度,大雅擅嘉名。

    製礼通时变,求书赞治平

    推心清选举,從俭化黎氓。

    终始承恩遇,芳猷冠老成。

  • 10 《次韵乡侯计院二首》 宋代·刘克庄

    请老皆曾接典型,鹅湖一辈亦豪英。

    晚持师说尤坚垒,不怕兵家会斫营。

    晴色极佳宜岁事,郊行因好访民情。

    朝家要采风谣否,第一君侯号治平

  • 11 《送吴提刑赴召三首》 宋代·赵蕃

    拥节西来岁未更,提封略已遍循行。

    洞庭青草绝余寇,沅水武谿俱力耕。

    勿漫绣衣閒直指,正应天下急澄清。

    治平已召吴公去,林秀何人是贾生。

  • 12 《摄事十三首》 隋代·佚名

    煌煌真宗,善继善承。

    经武耀德,臻于治平

    对祀礼光,丕昭鸿名。

    陟配文庙,皇图永宁。

  • 13 《缺题》 明代·李东阳

    极意穷幽隐,虚怀仰治平

    近臣常造膝,阁老不呼名。

    道合君臣义,恩深父子情。

    化机元不偶,天意竟何成。

    ¤

  • 14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宋代·方回

    今所以知古,赖世有书史。

    后所以信今,岂不亦藉此。

    昔在韩魏公,治平四载耳,仁皇实录就。

    贼贾独不尔,窃位十六年,不奏理庙纪。

    咸淳至德佑,抑又可知矣。

    国亡邪正混,{衣中加八}挞笔孰泚。

    衰翁抱丹心,但恐将溘死。

  • 15 《踏云行·马钰平生》 元代·马钰

    马钰平生,心平性善。

    因师钓出牟平县。

    逍遥坦荡过东平,平安无事身康健。

    得到兴平,治平为念。

    清平快乐无征战。

    云游地脉太平宫,平平

  • 16 《次韵王震》 宋代·苏轼

    携文过我治平间,雾豹当时始一斑。

    闻道吹嘘借余论,故教流落得生还。

    清篇带月来霜夜,妙语先春发病颜。

    诗酒暮年犹足用,竹木高会许时攀。

  • 17 《寒食乐词》 宋代·蔡襄

    皇州令节已藏烟,帝渥乘时锡广筵。

    和气去添春色重,恩光来助日华鲜。

    千声凤吹朱门里,一番花香谷雨前。

    更喜簪裳嘉宴日,亲逢干羽治平年。

  • 18 《上帅漕闵雨十首》 宋代·彭龟年

    天子治平切,一贤无王畿。

    朝廷岂不重,赤子贫无依。

* 关于治平的诗词 描写治平的诗词 带有治平的诗词 包含治平的古诗词(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