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的古诗词(13首)

  • 1 《论贵粟疏》 两汉·晁错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 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

    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

    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

    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署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

    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

    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

    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

    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

    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

    ”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

    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

    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

    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

    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

    窃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

    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

    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

    时有军役,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孰且美,则民大富乐矣。

  • 5 《登夏州城楼》 唐代·罗隐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 2 《送周主簿任南城》 明代·罗玘

    连山抱如环,过水萦城脚。

    军州自古置,小邑旧附郭。

    烝黎恋门阀,不厌土地薄。

    神泉粗可酿,出境配灵药。

    门无催租吏,家有地?。

    市女面无脂,野老巾不着。

    囹圄寂生蓬,谯门可罗雀。

    谬当封藩图,一变百病作。

    黑夜骑屋山,白昼面相缚。

    窃虞钻泥鲇,化作掉尾鳄。

    观君饶道气,秋汉横一鹗。

    老夫频搔首,仰面望寥廓。

  • 3 《送清道人归西山》 唐代·徐铉

    尝忆漱甘醴,洪涯药臼旁。

    今来眇如梦,此景未曾忘。

    土地组老无味,林泉路更长。

    羡师从此去,当暑扣云房。

  • 4 《观隋朝吟》 宋代·邵雍

    始谋当日已非臧,又更相承或自戕。

    蚁蝼人民贪土地,泥沙金帛悦姬姜。

    征辽意思縻荒服,泛汴情怀厌未央。

    三十六年都扫地,不然天下未归唐。

  • 5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宋代·释祖钦

    修造工夫已辨,龙神土地亦安。

    因甚水云来往,尚如月晓星残。

  • 6 《句》 宋代·释惠臻

    祸来患至不由人,土地伽蓝固弗灵。

  • 7 《偈一首》 宋代·释祖元

    小庵小舍小丛林,土地何须八九人。

    若解轮番来打供,免教碎作一堆尘。

  • 8 《江南行》 唐代·张籍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苎。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江村亥日长为市,落帆度桥来浦里。

    清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

    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娼楼两岸临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 9 《相和歌辞·江南曲》 唐代·张籍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纻。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江村亥日长为市,落帆渡桥来浦里。

    青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

    长江午日酤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倡楼两岸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 10 《乐城岁日赠孟浩然(一作王维诗)》 唐代·张子容

    土地穷瓯越,风光肇建寅。

    插桃销瘴疠,移竹近阶墀。

    半是吴风俗,仍为楚岁时。

    更逢习凿齿,言在汉川湄。

  • 11 《入鬼门关》 唐代·沈佺期

    昔传瘴江路,今到鬼门关。

    土地无人老,流移几客还。

    自从别京洛,颓鬓与衰颜。

    夕宿含沙里,晨行冈路间。

    马危千仞谷,舟险万重湾。

    问我投何地,西南尽百蛮。

  • 12 《琴操十首·岐山操》 唐代·韩愈

    (周公为太王作。

    本词云:狄戎侵兮,土地迁移。

    邦邑适于岐山,烝民不忧兮谁者知。

    嗟嗟奈何兮,予命遭斯)

    我家于豳,自我先公。

    伊我承序,敢有不同。

    今狄之人,将土我疆。

    民为我战,谁使死伤。

    彼岐有岨,我往独处。

    尔莫余追,无思我悲。

* 关于土地的诗词 描写土地的诗词 带有土地的诗词 包含土地的古诗词(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