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山的古诗词(102首)

  • 1 《送李愿归盘谷序》 唐代·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喜有赏,怒有刑。

    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

    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 5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宋代·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 4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唐代·李白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 7 《石门洞》 宋代·王孝严

    天下洞天三十六,玄鹤洞天一仙谷。

    两山对峙一如门,深崖百丈垂飞瀑。

    青牛往矣不复见,白云空锁故山麓。

    奇哉胜地得人胜,至今俗客来忘俗。

    向来我实劳梦想,一旦登临快心目。

    寻师访道语未罢,扶藜上朝玄水渌。

    九天云绽漏{上雨下鲜}雨,一沼波翻溅琼玉。

    亭高喷雪逼人寒,地冷风霜满空蔌。

    老龙底事不知倦,雷泽千年无断续。

    必是分潢天上来,便欲穷源驾黄鹄。

    康乐曾登最高处,谪仙几向岩前宿。

    壁间禅压已有诗,想见思泉倾万斛。

    安得前人不道句,更与羲仙醉时读。

    千峰如峡苍波束,二十四滩犹箭速。

    转头溪风一棹寒,但效双凫到山曲。

  • 8 《石潭急峡》 宋代·饶鲁

    两山夹石湍风急,势吼春雷鬼神泣。

    行人登舟不敢渡,疑有毒龙深处蛰。

    嶮巇仿佛若霅川,又如三峡倾潺湲。

    水窍恐是神禹凿,石骨未遇秦皇鞭。

    飞流溅沫弄寒玉,赴壑奔滩势何速。

    直须流入镜湖心,如遇平夷舟免覆。

    垂杨覆阴沙岸高,将军唤渡多英豪。

    中流击楫思祖逖。

    当清宇宙无辞劳。

  • 9 《章泉二老歌》 宋代·戴复古

    在昔商山传四皓,又闻香山图九老。

    异乡异姓适同时,争如章泉一家兄弟登耆颐。

    章泉之上两山下,有地可宫田可稼。

    伯也早休官,季也相约归林泉。

    名动京口耕谷口,山中有诗天下传。

    一生得闲兼得寿,皓首庞眉世稀有。

    竹隐先生八十三,定庵居士七十九。

    客从远方来,亦是六十叟。

    手把一枝梅,奉劝两翁酒。

    问公何以致遐龄,请翁细说吾细听。

    不烧丹,不学仙。

    五行有常数,天所禀赋焉。

    人生一气统四体,众人斩丧吾能全。

    要知养生无他术,日多吃饭夜独眠。

    承翁见教谢翁去,两翁殷勤留我住,是夜醉眠苔竹轩。

    梦见山灵向我言,翁之所说皆不然。

    两翁盛德合乎天,天与遐龄五百年。

  • 10 《李仲高石君堂》 宋代·王灼

    三吴黑风吹地拆,太湖浪高一千尺,龟鼋两山压湖心,岁岁飞涛恣冲射。

    山骨虽坚亦破碎。

    穴穿根断瑰奇出。

    古来石品称上首,罗浮天竺乃其乙。

    见镌镵跡。

    月暗烟昏鬼神怒,沙平草短狻猊掷。

    或云王孟窃据时,曾是宣华苑中物。

    奸雄败灭化为土,独此顽然苍玉立。

    流落几家到李氏,命名以君相主客。

    为君榜堂诧乡人,爱赏不啻连城璧。

    金珰中官来奉使,一时气焰手可炙。

    利诱胁拟夺去,仲高誓死君之侧。

    先世所宝吾敢坠。

    贵人缩首三叹息。

    会昌丞相乃远祖,嗜好夙有烟霞癖。

    平泉山居付梦想,石中刻字空照日。

    朱崖精爽虽可畏,洛阳群盗旋充斥。

    故知幽胜岂易保,天公似向人间惜。

    政须洒扫堂上下,置酒招我无难色。

    酒阑气壮拂衣起,摩挲石君话畴昔。

  • 11 《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宋代·陆游

    两山如峨眉,一水若车辋,吾昔庐其间,百里临莽苍。

    少年手艺木,条干日夜长。

    咿哑驾独辕,迢递摇两桨。

    平生会心地,今乃寄梦想。

    何时唤邻翁,烟水行布网。

  • 12 《题潮山海门图》 宋代·王炎

    潮来溅雪欲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

    海上两山元不动,更添此意画中传。

  • 13 《洞庭题咏十一首·宿灵佑观谢沈君》 宋代·王阮

    凤翅出沧溟,扁舟过洞庭。

    银河万顷白,螺髻两山青。

    凡隔幽墟洞,神传岳渎经。

    不须寻上界,只此是青冥。

  • 14 《入峡》 宋代·张嵲

    天秋万象静,云横乱峰起。

    已下微王山,入峡自兹始。

    惊湍於此尽,安流澹如砥。

    两山郁嵯峨,壁立相对峙。

    上凌空崇外,下插渌净底。

    层岩碧树滋,洄潭丹叶委。

    舟行石罅中,江流瓮城里。

    举头天若带,堕此清瀰瀰。

    忽惊翕岩大,奔浪喧客耳。

    鱼陀考方言,岁出鱼万尾。

    水边菖蒲青,石上土花紫。

    淙流来不绝,无由访源委。

    俄经陈佗洞,斩绝不容趾。

    土人若猿猱,跻攀因葛藟。

    燃火入其中,数丈神披靡。

    睹兹泉壑迥,始觉化工伟。

    投身西南陬,肆意阅奇诡。

    是邦不生人,境胜乃如此。

    宁非造物初,意尽向山水。

    神惊畏石坠,志谿欣树美。

    穷探日易晚,惜去船欲舣。

    徐闻涌波涛,渐见山峛崺。

    奇观忽鹜过,我兴方未已。

    赖此慰羁愁,无庸伤转徙。

  • 15 《步下四望亭至东坡柳径访邠老不遇》 宋代·张耒

    北下四望岭,两山中旷平。

    萦纡蟠径术,迤靡分沟塍。

    林间樵汲路,垄外牛羊鸣。

    落景急晚舂,浅泥闻耦耕。

    余红犹落落,高绿或亭亭。

    柳间见衡门,欹屋尚峥嵘。

    主人掩关去,春芜空复青。

    论文挈儿曹,得句怀友生。

    安得辋川翁,画此十幅屏。

  • 16 《妙湛寺》 宋代·刘学箕

    山径盘纡露石根,一溪流水两山云。

    斋馀缓步青松下,输与萧閒老惠勤。

  • 17 《胥口》 宋代·范成大

    扁舟拍浪信西东,何处孤帆万里风。

    一雨快晴云放树,两山中断水粘空。

  • 18 《朱师关画梅溪春晓图》 宋代·张镃

    梅溪之水何清哉,万顷玉碧天边来。

    两山拱挹各异状,上有磅礴巨石菜落生莓苔。

    松萝笼蒙共纠结,带映万蕊纷瑶瑰。

    香繁粉艳露凝湿,下视凡卉真舆台。

    露裾褊褼彼仙子,褰裳矫首遥相俟。

    心清悟物思相羊,指点八极供翱翔。

    胎仙舞空为前导,紫芝煜煜更芬芳。

    时当初霁放晓色,赫日滉漾咸池光。

    罗浮幽梦奚烦数,西湖漫赋横斜句。

    相逢弭棹定情亲,翠榴瑶罂恣倾举。

    东鸦西兔从飞驰,维北有斗南有箕。

    化工精妙得师旨,写入缣素不使捐毫釐。

    保当著身此溪上,溪清梅白森相向。

    吾与二子成三人,共看桑田乾海浪。

* 关于两山的诗词 描写两山的诗词 带有两山的诗词 包含两山的古诗词(10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