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丽者的古诗词(3首)

  • 1 《超然台记》 宋代·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

    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

    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

    是谓求祸而辞褔。

    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

    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

    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

    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

    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

    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 4 《蓦山溪》 宋代·毛滂

    自吴兴刺史府与五县令舍,无得与东堂争广丽者

    去年仆来,见其突兀出翳荟间,而菌生梁上,鼠走户内,东西两便室,蛛网黏尘,蒙络窗户。

    守舍者云:前大夫忧民劳苦,眠饭于簿书狱讼间。

    是堂也,盖无有大夫履声,姑以为田廪耳。

    又县圃有屋二十余间,倾挠于蒿艾中,鸱啸其上,狐吟其下,磨镰淬斧,以十夫日往夷之,才可入。

    欲以居人,则有覆压之患。

    取以为薪,则又可怜。

    试择其蝼蚁之余,加以斧斤,乃能为亭二,为庵、为斋、为楼各一,虽卑隘仅可容膝,然清泉修竹,便有远韵。

    又伐恶木十许根,而好山不约自至矣。

    乃以生远名楼、画舫名斋、潜玉名庵、寒秀、阳春名亭、花名坞、蝶名径。

    而叠石为渔矶,编竹为鹤巢,皆在北池上。

    独阳春西窗得山最多,又有酴醿一架。

    仆顷少时喜笔砚浅事,徒能诵古人纸上语,未尝与天下史师游,以故邑人甚愚其令,不以寄枉直。

    虽有疾苦,曾不以告也。

    庭院萧然,鸟雀相呼,仆乃得饱食晏眠,无所用心于东堂之上。

    戏作长短句一首,托其声于蓦山溪云。

    东堂先晓,帘挂扶桑暖。

    画舫寄江湖,倚小楼、心随望远。

    水边竹畔,石瘦藓花寒,秀阴遮,潜玉梦,鹤下渔矶晚。

    藏花小坞,蝶径深深见。

    彩笔赋阳春,看藻思、飘飘云半。

    烟拖山翠,和月冷西窗,玻璃盏,蒲萄酒,旋落酴醿片。

  • 5 《月真歌》 唐代·徐铉

    扬州胜地多丽人,其间丽者名月真。

    月真初年十四五,能弹琵琶善歌舞。

    风前弱柳一枝春,花里娇莺百般语。

    扬州帝京多名贤,其间贤者殷德川。

    德川初秉纶闱笔,职近名高常罕出。

    花前月下或游从,一见月真如旧识。

    闲庭深院资贤宅,宅门严峻无凡客。

    垂帘偶坐唯月真,调弄琵琶郎为拍。

    殷郎一旦过江去,镜中懒作孤鸾舞。

    朝云暮雨镇相随,石头城下还相遇。

    二月三月江南春,满城濛濛起香尘。

    隔墙试听歌一曲,乃是资贤宅里人。

    绿窗绣幌天将晓,残烛依依香袅袅。

    离肠却恨苦多情,软障薰笼空悄悄。

    殷郎去冬入翰林,九霄官署转深沉。

    人间想望不可见,唯向月真存旧心。

    我惭闒茸何为者,长感馀光每相假。

    陋巷萧条正掩扉,相携访我衡茅下。

    我本山人愚且贞,歌筵歌席常无情。

    自从一见月真后,至今赢得颠狂名。

    殷郎月真听我语,少壮光阴能几许。

    良辰美景数追随,莫教长说相思苦。

* 关于丽者的诗词 描写丽者的诗词 带有丽者的诗词 包含丽者的古诗词(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