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霜露的古诗词(130首)

  • 1 《后赤壁赋》 宋代·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 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 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 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 8 《望秦川》 唐代·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 4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唐代·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 3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代·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

    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

    书再上,而志不得通。

    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

    阁下其亦察之。

    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

    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

    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

    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

    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

    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

    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

    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

    亦惟少垂察焉。

    渎冒威尊,惶恐无已。

    愈再拜。

  • 4 《善哉行·其一》 魏晋·曹丕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

    溪谷多风,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还望故乡,郁何垒垒!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汤汤川流,中有行舟。

    随波转薄,有似客游。

    策我良马,被我轻裘。

    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 4 《赠友人三首》 唐代·李白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

    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

    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

    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

    他日青云去,黄金报主人。

  • 5 《寄陈子尚录事》 明代·胡翰

    东瓯有一士,周游吴楚间。

    一岁一归养,四十来作官。

    人生贵得意,寄书忽长叹。

    芳兰委蔓草,霜露复摧残。

    寸心欲焉托,相望隔山川。

    出门道路修,起伏千万端。

    直性不得遂,此道自古然。

    寄书当路者,下流良独难。

  • 6 《京口纪行》 明代·胡翰

    大江风西来,波涛一何浩。

    我舟不得发,徘徊越昏晓。

    衡运已朔易,曜灵忽东杲。

    早出南徐州,草干霜露少。

    惨惨沙尘飞,轧轧车轮绕。

    寒气来薄人,重裘仅如缟。

    日高众鸟翔,天末孤帆杳。

    川流与冈势,合沓自回抱。

    人生大块间,孰能出其表。

    勉为辛苦行,益见颜色槁。

    人言野多虎,前驱善相保。

    顾非千金躯,祇欲杖穹昊。

    共子陈此情,归来卧蓬岛。

  • 7 《绍兴淳熙分命馆职定撰十七首》 隋代·佚名

    [姑洗为羽]霜露既降,孝思奉先。

    陟降上帝,礼隆九筵。

    有声黍稷,有肥牲牲。

    神来燕娭,想像肃然。

  • 8 《衰甚书感》 宋代·陆游

    发残不胜冠,齿堕欲废嚼;譬如亭皋木,秋至叶自落。

    岂惟形骸变,意气已非昨。

    床隅倚拄杖,壁上挂双屩,经旬不出户,薄饭羹藜藿。

    居然远霜露,因得养腰脚。

    年衰固应死,延促未可度。

    人之生实难,寿终固为乐。

    开卷思千载,阅世等六博。

    志士有蹈海,儒生亦投阁。

    何如酿浊醪,遇兴时独酌?半酣望青天,万事付一噱。

  • 9 《和陶杂诗七首》 明代·归昌世

    秋深霜露繁,高原榆柳稀。

    征途戒舟车,鸿雁天边归。

    徘徊歧路旁,薄寒吹我衣。

    悠悠自世路,幽独那可违。

    ¤

  • 10 《思远游》 宋代·陆游

    我志日已衰,诗亦无杰句,正如垂翅鹤,怅望辽海路。

    虽云须药物,幸未迫霜露

    裂裳裹两踵,此诗亦已屡。

    嵯峨青城云,惨淡嶓冢树,秋风吹短裘,万里入芒屦。

  • 11 《秋夜读书》 宋代·陆游

    读书喜夜长,著书悲齿暮。

    平生企前哲,凛有庸人惧。

    吾庐大泽中,地旷北风怒。

    徂年凋草木,寒气逼霜露

    灯昏老眼闇,钝马行恶路。

    投枕卷未终,吾衰叹非故。

  • 12 《到夔州》 宋代·冉居常

    缥缈飞楼压旧城,年年来听峡猿吟。

    衣裳惯见秋风冷,梦寐常愁塞日阴。

    霜露园林千古事,波涛鸥鹭一生心。

    只应庾信频飘泊,正坐江关缘分深。

  • 13 《乍晴与客登眺和陶和胡西曹韵》 宋代·吴芾

    方欣秋气爽,庭户生凉颸。

    俄然毛骨冷,霜露侵人衣。

    乍霁还可喜,领客登翠微。

    犹有篱下菊,不见园中葵。

    徘徊视景物,似与人俱衰。

    幸有本中物,何妨时一挥。

    人生得行乐,老去未为迟。

    宋玉犹未老,何事苦多悲。

* 关于霜露的诗词 描写霜露的诗词 带有霜露的诗词 包含霜露的古诗词(1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