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羲之的古诗词(17首)

  • 1 《墨池记》 宋代·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又告于巩曰:“愿有记”。

    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 5 《赠王明清》 宋代·曾几

    吾宗择婿得羲之,令子传家又绝奇。

    甥舅从来多酷似,弟兄如此信难为。

  • 6 《题归宗寺》 宋代·魏了翁

    愦愦深源与会稽,识时惟有一羲之

    千年误作能书看,谩说鹅池与墨池。

  • 7 《叶宗裔为令叔求竹山诗》 宋代·戴复古

    一景分明似渭川,竹山堂好以人贤。

    兰亭价为羲之重,岘首名因叔子传。

    紫翠数峰长在眼,琅玕万个欲参天。

    老夫身堕尘埃底,遥挹清风亦洒然。

  • 8 《闻吴继新写正览毕作诗迎之》 明代·唐仲实

    吴郎久不见,怅望隔江村。

    辛苦头将白,编摩眼易昏。

    蕉心含雨润,柿叶缬霜繁。

    智永瞠诸后,羲之本一门。

    未应梁上得,偏向枕中存。

    点磔临池黑,戈波屋漏痕。

    萦萦蛛结网,袅袅茧缫盆。

    白练书裙好,黄麻草诏尊。

    首濡无醉魄,笔谏有忠魂。

    安得三千幅,烦君恣意翻。

  • 9 《寄源大师》 宋代·释慧远

    学佛以悟为则,虚词不入公门。

    君看羲之草圣,一点入石三分。

  • 10 《沁园春·闲处如何》 元代·舒*

    闲处如何,也堪吟诗,也堪弈棋。

    想白衣送酒,谁如元亮,白鹅换字,谁似羲之

    濠上观鱼,云间呼鹤,此乐人间未易知。

    平生性,喜不为酒困,常带书痴。

    尽教步武天池。

    且赢得、闲身一会嬉。

    便朝登金马,何裨世教,暮趋玉殿,安救时危。

    赫赫功名,堂堂事业,不博先生这肚皮。

    休瞒我,任官高禄厚,也要些儿。

  • 11 《送谔师赴王寺丞召写碑》 宋代·魏野

    才高吐凤欺黄绢,墨妙回鸾命碧云。

    双美便堪传万古,羲之书法退之文。

  • 12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冰池》 宋代·苏轼

    不嫌冰雪绕池看,谁似诗人巧耐寒。

    记取羲之洗砚处,碧琉璃下黑蛟蟠。

  • 13 《跋游本兰亭序》 宋代·李大异

    真伪纷纷甚得知,风流千古一羲之

    山阴胜概今何在,却有人传定武碑。

  • 14 《登蕺山》 宋代·楼钥

    晚步蕺山上,休辞脚力穷。

    八松不碍眼,万里欲乘风。

    逸兴浮沧海,高歌彻太空。

    羲之不可见,犹得想胸中。

  • 15 《南安王使君领客湛泉流觞曲水》 宋代·戴复古

    横浦堂前举一卮,古榕阴下坐多时。

    连朝好雨千山涧,昨夜新秋一叶知。

    梅岭乡来逢行者,兰亭今日又羲之

    家声不坠风流在,如见初寮说好诗。

  • 16 《涪陵令李坤幼随母冒姓今复姓》 宋代·项安世

    孝子生平三釜悲,故人解后一寒疑。

    亦知自讲陶朱事,不同戏题臣向诗。

    旧天夫人称李卫,如今弟子即羲之

    姓同名独吾何憾,厚德真堪慰所思。

  • 17 《九日诗冯伯田王俊甫刘元煇杨泰之见和复次韵》 宋代·方回

    归来誓墓学羲之,政坐机张触处危。

    久已光芒韬世阙,更能文采眩长离。

    奏书方朔三千牍,饮酒渊明二十诗。

    索米长安饥欲死,何如终保傲霜枝。

  • 18 《送王敏夫判官赴举京师》 宋代·强至

    郄公门下识羲之,风骨无尘耸秀姿。

    壮气海鲲翻碧浪,逸才天马脱金羁。

    旋凭辞律趋明试,首听文衡中有司。

    太学旧游应刮目,青衫事业盛当时。

* 关于羲之的诗词 描写羲之的诗词 带有羲之的诗词 包含羲之的古诗词(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