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避地的古诗词(19首)

  • 1 《连州阳山归路》 宋代·吕本中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 4 《桃源行》 宋代·赵汝淳

    武陵溪上栽桃花,儿童笑语成生涯。

    当初避地不知远,渔郎惊问疑仙家。

    年深忘却来时路,流水春风等闲度。

    龙翔鹿走自兴亡,不到花开花落处。

    江边雨暗蛮蓑湿,父老欲留留不得。

    隔林鸡犬渐萧然,啼鸟一声溪水碧。

  • 5 《寄怀禹锡阿咸侨寓百花洲上》 明代·孙七政

    萧然穷巷一茅庐,却喜频回长者车。

    避地不忘梅福隐,移家还傍伯通居。

    春风洲上花犹发,夜月门前柳自疏。

    若忆嗣宗长啸处,岂堪回首重踟躇。

  • 6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宋代·方回

    青溪元是歙东乡,吾祖于时肯宝黄。

    避地江南结庐处,同时邻舍有严光。

  • 7 《送江子我归严陵》 宋代·张元干

    久客惊秋晚,怀归更送君。

    乱来俱避地,老去惜杂群。

    山阁杯浮菊,江城雁度云。

    行行经钓濑,时事不须闻。

  • 8 《次吴说避地白岩山中书怀韵》 宋代·邓仁宪

    避地南来极,吾乡北斗边。

    风尘今阻隔,途路旧迍邅。

    闾里千门盛,湖山百卉鲜。

    故乡归未得,飞梦入青天。

  • 9 《送孙肖之还缙云》 宋代·王铚

    蓬蒿频岁掩乡关,再喜相逢一破颜。

    游子年华红叶老,幽人风味白云閒。

    那知箧裹书成后,犹作溪边兴尽还。

    流落天涯俱避地,念君更入万重山。

  • 10 《寄题栗亭县名嘉亭》 宋代·贺铸

    少陵昔避地,幽栖凤皇川。

    始愿获其所,赋诗此终焉。

    睠彼美林麓,荫膏腴上田。

    阳坡饶垂珠,阴谷繁玉延。

    长鑱勤采劚,服食攀飞仙。

    兵祲夺和气,力耕无善年。

    林垧开冰雪,旬浃断庖烟。

    呜呼歌七章,暮节西南迁。

    环堵久芜没,斯亭名尚传。

    茂宰怆怀古,增崇殊过前。

    雕甍揭长帘,下容十客筵。

    嫩岚隔春丛,清竹鸣夏蝉。

    风月有高兴,写之武城弦。

    狂客属尪废,驽筋难强鞭。

    何暇远登览,但哦鲸海篇。

    尚苦八口累,依稀同曩贤。

    余龄寄幻境,未断东西绿。

    江淮米价平,一舸去悠然。

    幸此岁丰乐,浮游吾所便。

    异时访陈躅,复使後人怜。

  • 11 《送双溪汪和仲往象山见周使兄弟》 宋代·戴表元

    五马天边外,双凫海上翁。

    白头真避地,黄卷旧趋风。

    岁月搜诗老,山林把酒同。

    漂零谁得去,羡子逐飞鸿。

  • 12 《次江子我迁居韵》 宋代·张元干

    平生自省宜三黜,老去何心望九迁。

    避地湖山聊复尔,脱身兵火想当然。

    浮家泛宅非无计,坎止流行本信缘。

    犹恐惊涛翻四海,直须化鹤作飞仙。

  • 13 《姚性存将归鹤沙以诗见别次韵》 明代·袁凯

    十年避地谁知我,此日看君自可人。

    空谷正思驹皎皎,清溪还度石磷磷。

    韩公住处皆荒服,区册归时及早春。

    闻道沙边风俗好,老夫东望欲为邻。

  • 14 《山堂鞏先生挽诗三首》 宋代·姜特立

    源流简公出,名字鲁山宗。

    避地江之左,惊人易以东。

    机云千载里,歆向一门中。

    敬止山堂老,才名是至公。

  • 15 《将适台州》 宋代·曾几

    风林何许著惊禽,惟有台州旧所临。

    避地妻孥虽在眼,藏山文字却关心。

    维扬大将金城固,建业名臣天椠深。

    说与单于归去好,长淮边是杀胡林。

  • 16 《出山道中》 宋代·陈与义

    雨歇澹春晓,云气山腰流。

    高崖落绛叶,恍如人世秋。

    避地时忽忽,出山意悠悠。

    溪急竹阴动,谷虚禽响幽。

    同行得快士,胜处频淹留。

    乘除了身世,未恨落房州。

  • 17 《秋日书怀》 宋代·王之道

    到齐何日醉青州,久矣平原困督邮。

    避地未容行信步,汎江聊得卧安流。

    望穷落鹜千山晚,梦断惊飚万壑秋。

    安得尚方三尺剑,扫除骄寇献俘囚。

* 关于避地的诗词 描写避地的诗词 带有避地的诗词 包含避地的古诗词(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