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擎天的古诗词(51首)

  • 16 《西塔》 宋代·胡仲弓

    杖策来寻塔庙仙,半程便到碧霄边。

    三千民办浮尘外,百二山河在眼前。

    推把孤标长插地,只消一柱可擎天

    夜阑籁静凭栏听,隐隐星河人扣舷。

  • 17 《贽奉使总领大卿》 宋代·林宗放

    昔贤两手并擎天,鳌极功成势晏然。

    宗庙鼎彝刊祖烈,相门衣钵付家传。

    蓝田种玉连连好,沧海遗珠颗颗圆。

    六合共知推书锦,云来重为拂青毡。

  • 18 《甲子春趋太学过华山赋仙掌峰》 宋代·李新

    一掌巍然占碧巅,分明高举欲擎天

    升沉尽待招携力,指点都归造化权。

    好与清霄扶日月,莫留寒嶂弄云烟。

    不知千古兴亡事,屈指而今是几年。

  • 19 《寿邹茶使二首》 宋代·洪咨夔

    鹤雁旌旗导紫軿,方瞳秋水照人明。

    泰山可碎胆常定,沧海自浑心转清。

    万事至公如正献,片言不妄即元城。

    擎天正要坚牢柱,长与皇家植太平。

  • 20 《松》 宋代·陈宓

    擎天端作柱,度汉可为梁。

    不受红尘涴,长依皦日光。

    风行气锭韵,雨过发真香。

    偏向闽中道,炎时散午凉。

  • 21 《游洞霄》 宋代·李彙

    至真方域古今传,琳馆兴从汉武年。

    石作双门何突兀,山为九锁自回环。

    仙人隐迹留中路,处士灵坛閟远巅。

    甘洁三泉齐涌地,峥嵘一柱独擎天

    群峰缭绕更相挹,五洞萦迂暗接连。

    当日高崖曾虎伏,于今深穴有龙眠。

    茂林葱郁曾鸣凤,邃宇清虚每聚仙。

    地貯金丹藏箬下,芝翻白鼠走岩前。

    宫随劫火虽灰矣,境异尘寰尚俨然。

    稍待升平名遂后,便来居此结良缘。

  • 22 《三老堂》 宋代·胡彦国

    历阳宾主昔多贤,三老风流二十年,獬豸冠中曾补衮,凤凰池上迭擎天

  • 23 《观李思训幸蜀图》 宋代·朱翌

    上青天路最崎岖,藏日擎天却有余。

    既验六龙行万里,始知一卒当千夫。

    望云骓稳无前马,带雨铃鸣动属车。

    纵有将军天下笔,不如无逸旧时图。

  • 24 《文节谢公挽歌》 宋代·艾性夫

    不甘摇尾乞人怜,视死如归气浩然。

    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

    乾坤万劫英雄尽,文节双高日月悬。

    惆怅老身空有泪,玉亭无路荐寒泉。

  • 25 《天安门诗抄》 当代·现代无名

    故园风雨几经年,大厦撑持靠擎天

    心志光明同日月,功勋盖世重河山。

    倾城人哭哀声震,漫地花飞白雪翩。

    空有如涛伤心泪,神鹰高逝永不还。

  • 26 《万年欢》 宋代·厉寺正

    卫武期颐,与文公福艾,俱号贤相。

    今我元台,齿德又居其上。

    玉立擎天一柱,似泰华、气凌秋庄。

    明良会,千载风云,长为龙衮凭仗。

    清知孔山叠嶂。

    有猿吟鹤舞,日俟鸠杖。

    无忝苍生依依,未容高尚。

    待整顿、乾坤了当,与蓬岛、神仙来往。

    摩铜狄,点检笙歌,菊浮香泛新酿。

  • 27 《代上韩开府》 宋代·刘过

    位号钧枢等,元勋阀阅传。

    九理新洗日,一柱独擎天

    战守筹帷外,迁除化笔边。

    衣冠图盛事,不记几貂蝉。

  • 28 《天柱山》 宋代·王宗贤

    擎天一柱出群峰,时见真仙隐化中。

    瑞应中都成福地,伯元主宰有神功。

  • 29 《游洞霄宫》 宋代·余愚

    琳宫胜处绝尘嚣,千古佳名号洞霄。

    地锁九峰形屈曲,擎天一柱势岧峣。

    凤鸣怪石仙岩邃,蛟舞流泉涧壑遥。

    幸有飞升遗迹在,便须骑鹤快扶摇。

  • 30 《大涤洞》 宋代·郑国辅

    去县十八里,传名千万年。

    三山空隔海,一柱独擎天

    骖驭歌司马,烧丹扣葛仙。

    谁云尘俗骨,亦得嗣前贤。

* 关于擎天的诗词 描写擎天的诗词 带有擎天的诗词 包含擎天的古诗词(5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