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织的古诗词(41首)

  • 1 《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4促织》 清代·蒲松龄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

    成妻具资诣问。

    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

    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各各竦立以听。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

    展玩不可晓。

    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遽扑之,入石穴中。

    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逐而得之。

    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

    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儿惧,啼告母。

    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日将暮,取儿藁葬。

    近抚之,气息惙然。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

    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

    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

    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成以其小,劣之。

    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

    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喜而收之。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

    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

    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乃赏成,献诸抚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宰悦,免成役。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

    抚军亦厚赉成。

    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

  • 6 《续演雅》 宋代·曾丰

    临川战战渴饮水,行道迟迟饱食牛。

    促织贪为先具计,提壶欠作豫防谋。

    知风鹊备全无患,报雨鸠言半不酬。

    惟有海鸥忘物我,何思何虑任沉浮。

  • 7 《秋夜》 宋代·陈宓

    水清沙浅见鱼鳍,雪净天空数雁飞。

    白月无瑕呈佩玦,黄花有露缀珠玑。

    西风劝我繙书叶,促织催人送戌衣。

    最喜蚊雷中夜静,长檠容得一灯微。

  • 8 《齐天乐·丙辰岁》 宋代·姜夔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

    功父先成,辞甚美。

    予裴回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 ,寻亦得此。

    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

    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

    凄凄更闻私语。

    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

    哀音似诉。

    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

    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

    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幽诗漫与。

    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

    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宣政间有士大夫制蟋蟀吟。

  • 2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 宋代·陆游

    吴中七月热未已,渴乌呀呀井无水。

    炎官护前不少歛,树头敢望秋风起。

    天公老手亦岂难,雨来黑云如坏山;瓦沟淙淙万银竹,变化只在须臾间。

    老夫挑灯北窗下,山童夜归泥过踝。

    草根促织有底忙?缣衣未赎还慨慷。

  • 3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 宋代·张耒

    日落村虚烟霭青,草根促织晚先鸣。

    群山衮衮望中去,新月娟娟愁里生。

    暗峡风云秋惨淡,高城河汉夜分明。

    寄书故国还羞涩,白首萧条老病婴。

  • 4 《凉夜》 宋代·潘希白

    凉夜无云星自流,池塘促织早知秋。

    远更不受重城隔,时逐西风到小楼。

  • 5 《丙子诏后需捷四绝》 宋代·王迈

    促织墙阴唧唧吟,早催衣褐上寒砧。

    砧声似助蛩声切,勾引征夫万里心。

  • 6 《枕上闻蛩有感》 宋代·舒岳祥

    桑鸟催耕缘底事,草虫促织竟何成。

    春风秋月祗垂泪,北斗南箕空得名。

    有客悲歌持筑击,何时至治以韶鸣。

    吾侪吟咏还如此,哀乐不知何处生。

  • 7 《晚径》 宋代·洪咨夔

    促织声来竹裹,凌霄花上松梢。

    清泉白石心领,野鹤孤云手招。

  • 8 《无题三首》 宋代·杨亿

    满天飞絮罥游丝,釦砌苔钱晦履綦。

    北渚自应流怨泪,东邻谁敢效颦眉。

    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

    几夕空机愁促织,银河休问报章迟。

  • 9 《夜闻蟋蟀》 宋代·陆游

    布榖布榖解劝耕,蟋蟀蟋蟀能促织

    州符县帖无已时,劝耕促织知何益?安得生世当成周,一家百亩长无愁;绿桑郁郁暗微径,黄犊叱叱行平畴。

    荆扉绩火明煜煜,黍垄饁饭香浮浮。

    耕亦不须劝,织亦不须促;机上有余布,盎中有余粟。

    老翁白首如小儿,鼓腹击壤相从嬉。

  • 10 《依韵吴冲卿秋虫》 宋代·梅尧臣

    梧桐叶未老,露滴玉井床。

    秋虫如里胥,促织何苦忙。

    苒苒机上丝,入夜为鼠伤。

    织妇中夕起,投梭重徊徨。

    那闻草根声,膏入然肝肠。

    天子固明圣,措意如陶唐。

    下民唯力穑,不见田畴荒。

    岂知裒敛人,督责务健强。

    所以机中女,心斗日月光。

    年年租税在,聒耳信已常。

    哀哉四海人,无不由此戕。

    吴侯当厅时,静坐爱初凉。

    方将同佳人,欢乐举杯觞。

    繁鸣杂螇螰,感怆情不皇。

    况蒙朝家恩,兄弟登俊良。

    意虑宜恤物,以慰众所望。

    今者秋虫篇,不异七月章。

  • 11 《九日用渊明韵二首》 宋代·方回

    穷山岂有节,疲氓不聊生。

    比户迫冻馁,九日存空名。

    旦视觜参中,斗极南北明。

    知我乏机杼,促织亦销声。

    昔健酒易得,痛饮倚妙龄。

    焉知齿发暮,壶尽无可倾。

    寒英粲荒圃,槁叶铿前荣。

    坚忍验学力,乖离怅时情。

    死也谅不磨,可惜百无成。

* 关于促织的诗词 描写促织的诗词 带有促织的诗词 包含促织的古诗词(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