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疾书的古诗词(2首)

  • 1 《李贺小传》 唐代·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

    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

    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上灯,与食。

    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

    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

    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

    ”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天上差乐,不苦也。

    ”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

    少之,长吉气绝。

    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

    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

    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 3 《次韵宗郎中师仁见示古风》 宋代·喻良能

    平生癖瘀诗,业债馀清净。

    但已心孔开,敢夸笔锋劲。

    疾书或欹斜,所向必雅正。

    顾惭非晋人,出语那韵胜。

    亦好三亩园,松竹互掩映。

    门阑虽间启,俗客未省迎。

    岂唯惬幽情,颇复动诗兴。

    朅来古泮宫,未谙麋鹿性。

    何处更有诗,抗走足不定。

    宗英出大篇,重此绿绮赠。

    未应费推敲,讵止工竞病。

    此作不为妙,妙处知难更。

    吟坛将风雅,琐尾宜退听。

    贺白真雁行,离骚可奴命。

    熟复句中眼,如对麈尾柄。

    迷途获指南,从此识畦径。

    自应形赞叹,谁复献嘲评。

    佳处未易知,当有识者证。

* 关于疾书的诗词 描写疾书的诗词 带有疾书的诗词 包含疾书的古诗词(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