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仁者的古诗词(43首)

  • 1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唐代·韩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 5 《三槐堂铭》 宋代·苏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

    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

    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

    善者以怠,恶者以肆。

    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

    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

    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

    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

    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

    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

    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

    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

    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

    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

    铭曰:“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

    既相真宗,四方砥平。

    归视其家,槐阴满庭。

    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

    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呜呼休哉!

  • 4 《山居杂诗九十首》 宋代·曹勋

    蒸沙以为城,冶铁用作限。

    未伸彼利害,先为己忧患。

    家事席未暖,基址已永叹。

    在德不在险,推类仁者谏。

  • 5 《志哀寄吴氏二首》 明代·王稚登

    翾翾枝间雀,谯谯委道傍。

    上为鸺纻啄,下为蝼蚁伤。

    仁者过其侧,拾之归青箱。

    饲以黄金花,五内皆馨香。

    疮痍日以平,羽毛日以长。

    朝栖主人门,夕宿主人堂。

    此雀衔玉环,将以报主人。

    一朝婴世难,主人归黄尘。

    徘徊空庭间,肝肠多苦辛。

    扰扰行路子,此情安可陈。

    ¤

  • 6 《汉文帝》 宋代·王安石

    轻刑死人众,丧短生者偷。

    仁者自此薄,哀哉不能谋。

    露台惜百金,灞陵无高丘。

    浅恩施一时,长患被九州。

  • 7 《代仍六弟吊程贡元三首》 宋代·许月卿

    仁者竟不寿,世事空悠悠。

    霜满人洪墓,月寒尊美楼。

    慈乌千载恨,荐鹗一生休。

    画史成何事,青山炯照眸。

  • 8 《代仍六弟吊程贡元三首》 宋代·许月卿

    嚚讼渐成俗,如君今岂多。

    仲尼仁者静,下惠圣之和。

    夜月数声笛,春风一再歌。

    纷纷当泚颡,视此石嵯峨。

  • 9 《送纯禅者》 宋代·释重顯

    莎萝雨滴苍苔痕,前峰后峰啼断猿。

    携筇别我下层翠,何处静敲仁者门。

  • 10仁者吟》 宋代·邵雍

    仁者难逢思有常,平居慎勿恃无伤。

    争先径路机关恶,近后语言滋味长。

    爽口物多须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

    与其病后能求药,不若病前能相防。

  • 11 《以水石菖蒲赠谷堂孙漕》 唐代·徐珩

    菖蒲体柔弱,孤生幽涧傍。

    润深水不滋,短叶疏而黄。

    物亦有不幸,仁者为悲伤。

    愿因水石间,移值近窗光。

    探丸起九死,焦卷复翠长。

    草木固无知,此心未能忘。

  • 12 《浮溪周居士挽诗》 宋代·洪咨夔

    野水岗头屋,春行竹裹厨。

    所安仁者静,其乐道之腴。

    遗逸盍徽诏,耆英空画图。

    诗书根气远,丛桂蔚相扶。

  • 13 《山处》 宋代·潘玙

    浮云富贵不关心,只向闲中寄此生。

    山色四时仁者静,梅花万古圣之清。

    惯临风月搜吟趣,无复江湖梦客程。

    独爱邻僧常过我,一瓯茶罢事棋枰。

  • 14 《和唐公舍人访净因》 宋代·王安石

    西城方外士,传法自南华。

    高蹈玩一世,旁通兼数家。

    来游仁者静,传咏正而葩。

    乘兴何时再,还能托後车。

  • 15 《陆提刑挽词》 宋代·楼钥

    数马谦恭甚,挥犀色笑温。

    风流士龙裔,文采左丞孙。

    晚幸成三径,身胡遽九原。

    素钦仁者勇,大狱竟平反。

  • 16 《送胡志高赴汉中兼柬方希直》 明代·朱椿

    胡子蜀中士,受公知更深。

    不惮三巴路,欲成仁者心。

    伊昔韩门士,籍湜蒙赏音。

    勖哉今胡子,愿无愧郑林。

* 关于仁者的诗词 描写仁者的诗词 带有仁者的诗词 包含仁者的古诗词(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