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者的古诗词(37首)

  • 16 《和郑户部宝集丈室二首》 宋代·陈师道

    远游游则远,安心心已安。

    茅茨更何事,一坐五年宽。

    客来问法要,示以无所还。

    勿云空生默,听者不胜言。

  • 17 《偈颂七十六首》 宋代·释师范

    重岩风露清,深院霜天晓。

    一曲少林春,几人弹得妙。

    自丁弹者希,亦复听者少。

    以之赠伯牙,伯牙不肯要。

    以之献子期,子期拍手笑。

    休休,不如留取自弹一曲,何似大石调。

  • 18 《秋声》 宋代·郑獬

    蚯蚓如嘒管,逢时土中鸣。

    秋蝉抱枝死,不敢鼓秋声。

    听者何无厌,忽如鸣秦筝。

    大雨漂九土,旷荡空太清。

  • 19 《上郑丞相》 宋代·徐俨夫

    新乐初滥觞,孰闻正始音。

    末流遂滔天,尽入侏离衿。

    一夔亦足矣,焉用喧秋吟。

    愿洗笙笛耳,悉意尊球琳。

    听者或酣卧,岂识君子心。

    凤兮复观兮,来仪当於今。

  • 20 《颂古一○一首》 宋代·释子淳

    虚空为鼓须弥槌,击者虽多听者稀。

    半夜髑髅惊破梦,满头明月不思归。

  • 21 《偈颂十八首》 宋代·释师体

    粗疏带出莲花冼,济楚披来粪扫衣。

    拈起少林无孔笛,左瞻右盼两头吹。

    声声慢,拍拍随,听者虽多和者稀。

    曲遍欲休休不得,知音知后更谁知。

  • 22 《今日良宴会》 宋代·程公许

    良辰不可久,飞幰会华馆。

    雕俎陈前,羽觞劝引满。

    危柱瑟难和,急轸琴失近。

    含思以亮激,响入凌霄汉。

    四坐听我歌,歌罢倚长欢。

    勿遣歌声悲,悲多听者惨。

    振辔腾康庄,及此岁未晏。

  • 17 《酬邓山房尊师》 宋代·仇远

    山房閒伴白云栖,琴不须弹听者稀。

    北道主人新拜号,西湖隐士旧传衣。

    粤亡未合鸱夷去,蜀远难随杜宇归。

    亦欲共君联石鼎,龙头豕腹怕相识。

  • 18 《古意二首》 宋代·蔡沈

    古人不可见,末习徒纷然。

    精微固难知,论议胡尔偏。

    郢曲听者谁,巴唱和乃千。

    世道既若兹,淳风何当还。

    矫矫且自强,天运终来旋。

  • 19 《和宋师出示所送李大著诗》 宋代·项安世

    病中三复舍人篇,可但才工与调妍。

    心在雩坛沂水上,思通归鸟岫云边。

    自将铁石为傅授,不与风骚较袭沿。

    听者座中谁最喜,丹邱道士舞如颠。

  • 20 《次韵莆大受琴中趣二首》 宋代·郭印

    人生饮天和,各抱无弦琴。

    云何不自开,溺彼宫商音。

    郑卫剧淫哇,听者返如林。

    耳根一以荡,万劫迷真心。

    安得佛之力,与世开群喑。

    神机运帝车,元气如酌斟。

    鱼鸟得其性,云渊自飞沉。

    不见南风歌,仁声入人深。

  • 21 《塞笛》 宋代·释文珦

    孤笛起寒洲,传声到暝楼。

    吹人元不怨,听者自生愁。

    万里家何所,三年戍未休。

    此时霜月下,白却少年头。

  • 22 《送叶路分》 宋代·叶适

    猺啾獠唧闻鸣琴,十指如玉无哀音。

    应怜听者未洗耳,衡山高兮湘水深。

    君今幅巾鵷鹭行,切勿着带貔虎傍。

    软荷刺少离棹短,柝桐花多班露长。

  • 23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 唐代·刘禹锡

    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

    门闲故吏去,室静老僧期。

    不见蜘蛛集,频为佝偻欺。

    颖微囊未出,寒甚谷难吹。

    濩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

    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

  • 24 《闻蝉》 唐代·项斯

    动叶复惊神,声声断续匀。

    坐来同听者,俱是未归人。

    一棹三湘浪,单车二蜀尘。

    伤秋各有日,千可念因循。

* 关于听者的诗词 描写听者的诗词 带有听者的诗词 包含听者的古诗词(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