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巅的古诗词(69首)

  • 1 《梅圣俞诗集序》 宋代·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 3 《题戚仲骡纲图》 宋代·李洪

    北风吹雪飞千山,雪深山径难往还。

    长林乔木敛秀色,层崖叠嶂雕苍颜。

    山腹痴云结寒润,山巅去天不盈寸。

    溪湍岩瀑争喧豗,兽蹄鸟迹皆逃遁。

    中有驿使输皇纲,群骡任重人束装。

    旌旗不展岚气湿,鞍辔稳驭銮声鉠。

    危桥当道不可过,怒挥鞭箠躯慵惰。

    栈阁萦纡铁勒寒,荆榛暗刺毡衣破。

    骡行迢遰风萧颾,倦来谁复鸣鞭梢。

    忽逢大渡凛毛骨,深沉时若潜虬蛟。

    作急呼舟渡斯水,寻得舟人来数里。

    一舟已去一舟行,掉入深潭浪花起。

    舟移岸曲人争先,牵骡束货行挥鞭。

    芦深峡束积雪滑,十步九止愁其颠。

    骡行隤败人枵腹,民家借爨黄粱熟。

    人餐骡饲幸平恬,其奈门前去程促。

    山前山后开梅花,卧溪枯树寒槎牙。

    关情一片青烟下,深闭柴门三四家。

    行行渐出平川路,回首千山暝云雾。

    自知驿舍更一程,指点山坳深处住。

    解鞍摘货驿舍宽,地炉榾柮烟辛酸。

    群骡入厩人饱睡,明朝一驿可输官。

    绢落并刀悭数尺,衡从笔墨开胸臆。

    尽将此景作此图,轻描浓抹无凝积。

    古来摩诘传天真,此手那知复入神。

    好将一本献天子,能信邦家本兆民。

  • 4 《万峰庵》 宋代·黄登

    上到山巅晓色分,眼看残月待朝昕。

    望迷四雇浑如海,立欲移时只是云。

    隐隐楼台平地见,行行钟磬半天闻。

    举头顿觉青霄近,我欲乘风谒帝君。

  • 5 《初六日过湖》 宋代·方回

    长于花担看梅花,不访山巅问水涯。

    世换湖光无减少,时来春色与增加。

    荒榛德佑权臣宅,老树咸平处士家。

    一醉第三桥畔酒,佳蔬菜更美鱼虾。

  • 6 《老叹》 宋代·陆游

    八十未满七十余,山巅水涯一丈夫。

    长鸣未免似野鹤,生意欲尽如枯株。

    临安宫阙经营初,银鞍日日醉西湖。

    不须细数旧酒徒,当时儿童今亦无!

  • 7 《题富好礼所畜村乐图》 明代·刘基

    我昔住在南山头,连山下带清溪幽。

    山巅出泉宜种稻,绕屋尽是良田畴。

    家家种田耻商贩,有足懒踏县与州。

    西风八月淋潦尽,稻穗崿比无蝗蟊。

    黄鸡长大白鸭重,瓦瓮琥珀香新篘。

    芋魁如拳栗壳赤,献罢地主还相酬。

    东邻西舍迭宾主,老幼合坐意绸缪。

    山花野叶插巾帽,竹箸漆碗兼瓯。

    酒酣大笑杂语话,跪拜交错礼数稠。

    或起顿足舞侏儒,或坐拍手歌瓯篓。

    倾盆倒榼混醯酱,烂熳沾渍方未休。

    儿童跳跃助喧噪,执遁逐走同俘囚。

    出门不记舍前路,颠倒扶掖迷去留。

    朝阳照屋且熟睡,官府亦简少所求。

    宁知宴安含酖毒,耒耜一变成戈矛。

    高门大宅化灰烬,蓬蒿瓦砾塞道周。

    春燕营巢在林木,深山露宿随猿猴。

    三年避乱客异县,侧身天地如浮沤。

    亲朋阻隔童仆散,疏食水饮不自谋。

    有时惝恍梦闾里,惊觉五内攒百忧。

    君家画图称绝妙,鉴别曾遇柯丹丘。

    想应临榻出秘府,笔意精到世罕俦。

    村歌社舞自真率,何用广乐张公侯。

    太平气象忽在眼,令我感怆涕泪流。

    近者乡人来报喜,今岁高下俱有秋。

    豺狼食饱卧窟穴,军师已运招安筹。

    人情自古共怀土,况乃霜雨凄松楸。

    神龟且被预且困,予所弗念天我尤。

    积薪厝火非远计,谁能献纳陈嘉猷。

    长江波浪接淮泗,白日惨澹腾蛟虬。

    天下农夫总供给,陇亩不得安锄耰。

    市中食物贵百倍,一豕之价过于牛。

    鱼盐菜果来卖米,官币束阁若赘瘤。

    朝餐仅了愁夕膳,谁复有酒浇其喉。

    循环天运往必复,邪气暂至不远瘳。

    此生此景须再睹,引领怅望心悠悠。

  • 8 《次韵谢从之以表闾投赠》 宋代·方岳

    长杨奏赋三十年,已甘老死穷山巅

    醉眠独宿秋风前,此岂有意声名传。

    如驽伏枥不受鞭,要与騕褭难争妍。

    强令作对官道边,功名毕竟谁新鲜。

    岌岌两傍蛟龙缠,侯曰美哉岂其然,才当如楫航长川。

    粪墙空复烦雕镌,表闾不靳少府钱。

    粉饰休盛期半千,宁欲老我寒诗肩。

    归来归来直如弦,蓬莱回首惭班联。

    安用一鸣诸子先,登楼忽思王仲宣。

    不如傍家田一廛,锄烟犁雨仰问天。

    天生盘谷容盘旋,更有斗酒相留连。

    焉能跕跕愁堕鸢,一单坚坐三条椽。

  • 9 《罗汉洞》 宋代·杜范

    攒空巨石太崔嵬,踊跃山巅亦壮哉。

    谁把斧斤挥直下,斫开洞户许人来。

  • 10 《求约》 宋代·丘葵

    求约未能休厌繁,每於得处自难言。

    书曾过眼平心看,道不依形触目存。

    木本草根如有见,山巅水际尽逢源。

    可怜日月惟空过,休听钟声送黄昏。

  • 11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 宋代·曾协

    隐士洪崖可拍肩,尚留陈迹此山巅

    祗应千古人如在,陵谷高深却变迁。

  • 12 《太清阁》 明代·黄克晦

    山下看山半在天,山巅高阁更堪怜。

    四更海日生檐瓦,六月林风飒绮筵。

    空外白飞何处雨,掌中绿绕半城烟。

    当时同此开窗坐,一鹤翛翛若个边。

  • 13 《和张辅之赠别》 宋代·仇远

    夜雨溪头泊客船,檐花沟溜亦涓涓。

    灯前诗酒留三宿,纸上功名付百年。

    寒雁叫霜投木末,晴云扶日出山巅

    欲归苦被微官缚,不得相从酌冷泉。

  • 14 《吴王试剑石》 宋代·周弼

    吴王铸剑成,自谓古难比。

    试之高山巅,石裂断横理。

    那无昔时人,相逢干将里。

    故宫宫中白日长,春风野田百草香。

  • 15 《和王规甫司勋见赠》 宋代·邵雍

    何止千年与万年,岁寒松桂独依然。

    若无扬子天人学,安有庄生内外篇。

    已约月陂寻白石,更期金谷弄清泉。

    谁云影论纷纭甚,一任山巅复起巅。

  • 16 《登骑石山》 宋代·黄汝嘉

    一亭平倚此山巅,展尽郊原极目天。

    高下楼台微带雨,参差树木远含烟。

    品题物象诗联轴,管领江山酒满船。

    官冗不妨登览兴,尘襟到眩自悠然。

* 关于山巅的诗词 描写山巅的诗词 带有山巅的诗词 包含山巅的古诗词(6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