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声的古诗词(17首)
1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唐代·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4 《僧归霅上》 宋代·释重顯
海国浮轻楫,悠悠兴未阑。
草随春岸绿,风倚夜涛寒。
沙鹭宜相狎,霜蟾望更宽。
河声西听日,谁得共云端。
5 《洛阳怀古》 元代·杨果
洛阳云树郁崔嵬,落日行人首重回。
山势忽从平野断,河声偏傍故宫哀。
《五噫》拟逐梁鸿去,六印休惊季子来。
惆怅青槐旧时路,年年无数野棠开。
6 《偈颂二十五首》 宋代·释普岩
归来出去,迦叶贫,阿难富。
出去归来,南天台,北五台。
目前包里,满面尘埃。
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7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宋代·释法薰
平如镜,烂如泥。
迷则迷於悟,悟则悟於迷。
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8 《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钱推官》 宋代·梅尧臣
昨夜月如水,君能携酒来。
破除愁闷去,洗荡肺肠开。
露气林间落,河声地底回。
相知不须早,语合自无猜。
9 《送祖择之赴陕府》 宋代·梅尧臣
古来分陕重,犹有召公棠。
此树且能久,後人宜不忘。
君从金马去,郡在铁牛旁。
山色临关险,河声出地长。
樽无空美酒,鱼必荐嘉鲂。
天子忧民切,行当务劝桑。
10 《依韵和景仁寄河中公仪龙图》 宋代·王珪
锦江回日应迢递,闻道秋来已到城。
南省深沈春又锁,东楼怅望雨中情。
河声欲转吞鼙鼓,山色初明照旆旌。
别后新诗有多少,钟嵘那得为君评。
11 《早行》 宋代·司马光
寒犬吠柴门,荒鸡鸣远村。
河声空自急,月影不曾浑。
木末星犹白,榛中露已繁。
客心独惆怅,四顾与谁言。
12 《秋晚送无可上人》 唐代·薛能
半夜觉松雨,照书灯悄然。
河声才淅沥,旧业近潺湲。
坐滴寒更尽,吟惊宿鹤迁。
相思不相见,日短复愁牵。
13 《送友人之扬州(一作游淮南)》 唐代·李频
一别长安后,晨征便信鸡。
河声入峡急,地势出关低。
绿树丛垓下,青芜阔楚西。
路长知不恶,随处得诗题。
14 《夜行次东关逢魏扶东归》 唐代·许浑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塞遥。
劳歌此分首,风急马萧萧。
15 《秋晚送无可上人》 唐代·薛能
半夜觉松雨,照书灯悄然。
河声才淅沥,旧业近潺湲。
坐滴寒更尽,吟惊宿鹤迁。
相思不相见,日短复愁牵。
16 《柳(十一首)》 唐代·孙鲂
茏葱二月初,青软自相纡。
意态花犹少,风流木更无。
影繁晴陌上,烟重古城隅。
炀帝河声里,几番荣又枯。
数树新栽在画桥,春来犹自长长条。
东风多事刚牵引,已解纤纤学舞腰。
金堤堤上一林烟,况近清明二月天。
别有数枝遥望见,画桥南面拂秋千。
春物牵情不奈何,就中杨柳态难过。
也知是处无花去,争奈看时未觉多。
小眉初展绿条稠,露压烟濛不自由。
莫是折来偏属意,依稀相似是风流。
九衢春霁湿云凝,着地毵毵碍马行。
拟折无端抛又恋,乱穿来去羡黄莺。
千树阴阴盖御沟,雪花金穗思悠悠。
先朝事后应无也,惟是荒根逐碧流。
摇荡和风恃赖春,蘸流遮路逐年新。
颠狂絮落还堪恨,分外欺凌寂寞人。
暖催春促吐芳芽,伴雨从风处处斜。
莫道玄功无定配,不然争得见桃花。
小池前后碧江滨,窣翠抛青烂熳春。
不是和风为抬举,可能开眼向行人。
深绿依依配浅黄,两般颜色一般香。
到头袅娜成何事,只解年年断客肠。
17 《董岭水》 唐代·周朴
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
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去衙山色远,近水月光低。
中有高人在,沙中曳杖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