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闾里的古诗词(82首)

  • 1 《方山子传》 宋代·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方山子倘见之欤?

  • 6 《相州昼锦堂记》 宋代·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

    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

    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

    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

    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

    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

    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

    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

    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

    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

    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 4 《观田家》 唐代·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 4 《元日》 宋代·赵淦夫

    凤历首春王,三元启远昌。

    衣冠充闾里,云物动笙簧。

    共舞椒花醉,真成机械忙。

    人生当此日,何必古羲皇。

  • 5 《挽应伟节尊人》 宋代·吴芾

    归来闾里问高年,此日惟公五福全。

    三世儒科身及见,四经乡饮众推先。

    安时不恨青衫晚,适意还欣彩服鲜。

    终始哀荣无可憾,想应含笑入黄泉。

  • 6 《次韵范纯仁和郭昌朝寺丞见寄二首》 宋代·宋庠

    岷峨秀气入京华,鹏翼抟风势莫涯。

    崑玉照人呈美璞,楚兰芬畹擢新芽。

    朝廷迁陟先诸彦,闾里光荣在一家。

    不鄙蒙阳疲病守,肯来同醉岸乌纱。

  • 7 《鹊巢》 宋代·王洋

    今年结巢不近地,门户人言解知岁。

    了知积累功力劳,投伴鸤鸠无此智。

    闾里争如恶少年,不持弹射操空拳。

    挥巢取子尽居室,旁观禁止无由缘。

    父翔母噪力不加,小雏在手鸣楂楂。

    群儿不逞至若此,增巢不得安生涯。

    汉家春夏禁采捕,诏书非止行三辅。

    可怜科罪挂墙壁,国家禁绝非不预。

    郭居熙熙太古民,就令规巢不用嗔。

    同游馀啄不相害,海上鸥飞不避人。

  • 8 《上张丞相十首》 宋代·张元干

    贱子居闾里,明公总帅权。

    姓名谁比数,礼遇每周旋。

    老去无三窟,闲中有二天。

    知音何日报,愿见中兴年。

  • 9 《扶风马君挽词》 宋代·楼钥

    闾里久湛浮,真成马少游。

    有才堪办剧,无命盍归休。

    鸡唱言何达,鸿冥逝不留。

    佳城送君处,风撼白杨秋。

  • 10 《姑苏钱塘怀古诗次韵(六首)》 明代·潘牧

    尚父拥玉节,锦衣当昼行。

    辉光照闾里,千载英风生。

    至今牛斗下,还瞻紫气横。

    ¤

  • 11 《雪中狂言五首》 宋代·张耒

    今春齐安大疾疫,闾里老弱死籍籍。

    篾绳芦席肩两夫,绕郭累累瘗千百。

    玄冥一日行正令,疠气入地应千尺。

    异乡身健百不忧,有钱但知沽酒吃。

  • 12 《子成兄年八十六史子久八十二舅氏八十一会于》 宋代·楼钥

    闾里旧游能几人,适斋犹有笔如神。

    莫言二老升沈异,各现宰官居士身。

  • 13 《故秦国太夫人邓氏挽国词》 宋代·韩元吉

    诸父联丞弼,元夫总化钧。

    光华人莫并,恭俭古无伦。

    沐国三茅土,仪家五凤麟。

    涂车闾里恸,矧此故园亲。

  • 14 《过泗州推官王永年致仕还乡王年四十而致仕士》 宋代·张耒

    为忆田园便拂衣,休官退勇似君稀。

    尘埃摆脱青衫去,闾里惊嗟白发稀。

    南亩稻粱仍岁熟,旧山芝术入秋肥。

    百年从此皆闲日,寄语人间浪是非。

  • 15 《呈刘子后赵行之司理舅二首》 宋代·赵蕃

    南渡凄凉六十年,故家遗俗日萧然。

    不应门户端如此,政坐吾曹欠勉旃。

    斗食我今悲的发,束书今喜继青毡。

    乡来未识衡州士,闾里皆推有此贤。

* 关于闾里的诗词 描写闾里的诗词 带有闾里的诗词 包含闾里的古诗词(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