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俗的古诗词(202首)

  • 1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代·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

    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

    书再上,而志不得通。

    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

    阁下其亦察之。

    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

    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

    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

    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

    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

    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

    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

    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

    亦惟少垂察焉。

    渎冒威尊,惶恐无已。

    愈再拜。

  • 4 《投介庵先生并寄庐陵周侍郎四首》 宋代·赵蕃

    桐乡曾作令,使者复乘车。

    风俗因子厚,溪山要我居。

    此声闻旧矣,今日见归欤。

    只恐功名事,毋庸遽舍诸。

  • 5 《骤寒二首》 宋代·赵蕃

    日薄林园静,天寒鸟雀微。

    无人行古径,有客滞荆扉。

    疾病淹时久,新朋枉问稀。

    渐谙风俗异,还觉岁年非。

  • 6 《钱塘感兴》 宋代·孙雄飞

    百年承袭地,和气媚芳尘。

    车马当吴会,山川与楚邻。

    酒楼弦管暮,花市绮罗春。

    风俗真佳丽,多应笑鲁民。

  • 7 《偶作》 宋代·杨简

    诗痴正自不烦攻,只为英才辄堕中。

    今日已成风俗后,后生个个入樊笼。

  • 8 《送丘正之海盐州教授二首》 宋代·方回

    去年七月朔风潮,倒海排山蜃鳄骄。

    亭□□□□□□,□宫未必尽飘飘。

    随宜补葺灯窗破,循序扶持粟廪□。

    □友一心研义理,浙乡风俗未萧条。

  • 9 《顺阳》 宋代·张舜民

    已免均房险,宽平喜博山。

    园林皆掩映,风俗自安閒。

    麻麦三春暮,人烟百里环。

    吾行半天下,难得此江关。

  • 10 《晦日》 宋代·陈师道

    人老时情薄,春深花意微。

    暄寒南北异,风俗古今违。

    即事无同异,旁观有是非。

    食蔬如许瘦,饱肉未须肥。

  • 11 《重答》 宋代·孙应时

    万古同山川,八方异风俗

    男儿事弧矢,心目快一瞩,结交必名胜,旷怀无狭促。

    昂昂千丈松,朗朗百间屋。

    彼富自钟鼎,我贫甘芋菽。

    谁能要俯仰,未许相缚束。

    读书头欲白,对客樽无渌。

    由来多此士,皎皎驹在谷。

    瞿唐候水齐,秋风祛暑溽。

    归欤奉亲欢,羹丝鱠江玉。

    青衫虽霜叶,已胜袍立鹄。

    进退吾何疑,肯事羝羊触。

  • 12 《我爱淳安好》 宋代·陈晔

    我爱淳安好,流芳踵昔人。

    兴贤多上第,安老切怜贫。

    更荷雨晹若,再还风俗淳。

    燕毛过百岁,锡类奉君亲。

  • 13 《春日田园杂兴》 宋代·全壁

    倦游归隐白云乡,芳草庭闲画日长。

    晋氏衣冠门外柳,幽人风俗屋边桑。

    青林伐鼓村村社,绿水平畴处处秧。

    未分东风欺老眼,一编牛背卧斜阳。

  • 14 《师伯浑用韵复次》 宋代·晁公溯

    风俗相传三近古,作成况自圣明朝。

    藏家文字本苍史,继世子孙非黑要。

    近报汉廷频诏下,时闻蜀士有旌招。

    怪君尚尔衣逢掖,独向空山伴采樵。

  • 15 《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 唐代·孟浩然

    宇宙谁开辟?江山此郁盘!

    登临今古用,风俗岁时观。

    地理荆州分,天涯楚塞宽。

    百城今刺史,华省旧郎官。

    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

    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弹。

    献寿先浮菊,寻幽或藉兰。

    烟虹铺藻翰,松竹挂衣冠。

    叔子神如在,山公兴未阑。

    尝闻骑马醉,还向习池看。

  • 16 《雷阳书事》 宋代·秦观

    骆越风俗殊,有疾皆勿药。

    束带趋祀房,用史巫纷若。

    弦歌荐茧栗,奴士洽觞酌。

    呻吟殊未央,更把鸡骨灼。

  • 17 《怀茅山寄句容江大夫》 宋代·刘宰

    昔朅三茅君,蹇步穷跻攀。

    是时秋已高,爽气薄千山。

    三峰敛神秀,突兀超尘寰。

    世变逮狂秦,风俗如髦蛮。

    舌在不敢语,冥默疑心讪。

    咸阳贵公卿,高门拥旗旛。

    牵犬上蔡门,回首涕空潸。

    积骸草木腥,流血川原殷。

    所以三君子,决去彼榛菅。

    不以寸草荣,易我白日閒。

    徘徊兹山巅,放荡紫翠间。

    数穷会有归,山空水潺潺。

    高风起遐想,往躅芬芝兰。

    想此弄明月,想此发清弹。

    兹坛梯玉京,兹台凝金丹。

    群仙或朋来,洞户敞幽关。

    缥缈钧天奏,依约云旗翻。

    古润会流泉,点笔依石阑。

    遗墨堕中流,梁此乱石黫。

    世情喜虚诞,诳记谁能删。

    峭壁起道边,雨湿苔藓斑。

    剥藓访旧题,岁月犹班班。

    当时往来人,逸翮超笼樊。

    应期后千载,绿鬓炯朱颜。

    御风游汗漫,骑鲸出颓澜。

    或乘白鹤归,翩跹从妖娴。

    寥寥竟谁成,遗迹空浩欢。

    愚生百世下,逐妄笑冥顽。

    幽寻昔未极,云卧衣裳单。

    杖屦陟层巘,此怀今未阑。

    矧闻廊庙议,出师锐除残。

    将军贾馀勇,弭节期白檀。

    已觉赋敛频,更恐戌役烦。

    圣主哀元元,络绎宽诏颁。

    官守孤王明,根节滋吏奸。

    拟追三君游,物表寄衰孱。

    彼美江夫子,拊字周惸瘝。

    宁甘催科拙,不使杼柚殚。

    坐令句曲天,忘此世道艰。

    傥许占一丘,结庐树墙藩。

    渴饮玉井泉,饥挹朝霞餐。

    永无垂老别,宁尤行路难。

    寄书新过春,一诺未应悭。

* 关于风俗的诗词 描写风俗的诗词 带有风俗的诗词 包含风俗的古诗词(20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