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万物的古诗词(676首)

  • 1 《长歌行》 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7 《诸子喻山水》 先秦·先秦诸子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

    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韩非子·大体》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论语·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论语·子罕》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

  • 3 《秋日》 宋代·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4 《哀江头》 唐代·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 6 《与陈伯之书》 南北朝·丘迟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

    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

    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

    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

    朱鲔涉血于友于,张绣剚刃於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

    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於当世!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

    将军独靦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

    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

    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

    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

    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飞幕之上,不亦惑乎?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

    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

    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揔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

    聊布往怀,君其详之。

    丘迟顿首。

  • 2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 宋代·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 4 《祭石曼卿文》 宋代·欧阳修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

    曰: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

    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

    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

    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

    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

    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孤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

    尚飨!

  • 6 《大招》 先秦·屈原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春气奋发,万物遽只。

    冥凌浃行,魂无逃只。

    魂魄归来!无远遥只。

    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

    东有大海,溺水浟浟只。

    螭龙并流,上下悠悠只。

    雾雨淫淫,白皓胶只。

    魂乎无东!汤谷寂寥只。

    魂乎无南!南有炎火千里,蝮蛇蜒只。

    山林险隘,虎豹蜿只。

    鰅鳙短狐,王虺骞只。

    魂乎无南!蜮伤躬只;魂乎无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

    豕首纵目,被发鬤只。

    长爪踞牙,诶笑狂只。

    魂乎无西!多害伤只。

    魂乎无北!北有寒山,趠龙赩只。

    代水不可涉,深不可测只。

    天白颢颢,寒凝凝只。

    魂乎无往!盈北极只。

    魂魄归来!闲以静只。

    自恣荆楚,安以定只。

    逞志究欲,心意安只。

    穷身永乐,年寿延只。

    魂乎归来!乐不可言只。

    五谷六仞,设菰梁只。

    鼎臑盈望,和致芳只。

    内鸧鸽鹄,味豺羹只。

    魂乎归来!恣所尝只。

    鲜蠵甘鸡,和楚酪只。

    醢豚苦狗,脍苴蒪只。

    吴酸蒿蒌,不沾薄只。

    魂兮归来!恣所择只。

    炙鸹烝凫,煔鹑敶只。

    煎鰿膗雀,遽爽存只。

    魂乎归来!丽以先只。

    四酎并孰,不涩嗌只。

    清馨冻饮,不歠役只。

    吴醴白蘖,和楚沥只。

    魂乎归来!不遽惕只。

    代秦郑卫,鸣竽张只。

    伏戏《驾辩》,楚《劳商》只。

    讴和《扬阿》,赵萧倡只。

    魂乎归来!定空桑只。

    二八接舞,投诗赋只。

    叩钟调磬,娱人乱只。

    四上竞气,极声变只。

    魂乎归来!听歌譔只。

    朱唇皓齿,嫭以姱只。

    比德好闲,习以都只。

    丰肉微骨,调以娱只。

    魂乎归来!安以舒只。

    嫮目宜笑,娥眉曼只。

    容则秀雅,稚朱颜只。

    魂乎归来!静以安只。

    姱修滂浩,丽以佳只。

    曾颊倚耳,曲眉规只。

    滂心绰态,姣丽施只。

    小腰秀颈,若鲜卑只。

    魂乎归来!思怨移只。

    易中利心,以动作只。

    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魂乎归来!以娱昔只。

    青色直眉,美目媔只。

    靥辅奇牙,宜笑嘕只。

    丰肉微骨,体便娟只。

    魂乎归来!恣所便只。

    夏屋广大,沙堂秀只。

    南房小坛,观绝霤只。

    曲屋步壛,宜扰畜只。

    腾驾步游,猎春囿只。

    琼轂错衡,英华假只。

    茝兰桂树,郁弥路只。

    魂乎归来!恣志虑只。

    孔雀盈园,畜鸾皇只!

    鵾鸿群晨,杂鶖鸧只。

    鸿鹄代游,曼骕驦只。

    魂乎归来!凤凰翔只。

    曼泽怡面,血气盛只。

    永宜厥身,保寿命只。

    室家盈廷,爵禄盛只。

    魂乎归来!居室定只。

    接径千里,出若云只。

    三圭重侯,听类神只。

    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魂兮归来!正始昆只。

    田邑千畛,人阜昌只。

    美冒众流,德泽章只。

    先威后文,善美明只。

    魂乎归来!赏罚当只。

    名声若日,照四海只。

    德誉配天,万民理只。

    北至幽陵,南交阯只。

    西薄羊肠,东穷海只。

    魂乎归来!尚贤士只。

    发政献行,禁苛暴只。

    举杰压陛,诛讥罢只。

    直赢在位,近禹麾只。

    豪杰执政,流泽施只。

    魂乎来归!国家为只。

    雄雄赫赫,天德明只。

    三公穆穆,登降堂只。

    诸侯毕极,立九卿只。

    昭质既设,大侯张只。

    执弓挟矢,揖辞让只。

    魂乎来归!尚三王只。

  • 2 《治安疏》 明代·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臣工尽言,而君道斯称矣。

    昔之务为容悦,阿谀曲从,致使灾祸隔绝、主上不闻者,无足言矣。

    过为计者则又曰:“君子危明主,忧治世。

    ”夫世则治矣,以不治忧之;主则明矣,以不明危之:无乃使之反求眩瞀,莫知趋舍矣乎!非通论也。

    臣受国厚恩矣,请执有犯无隐之义,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不为悦谀,不暇过计,谨披沥肝胆为陛下言之。

    汉贾谊陈政事于文帝曰:“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

    ”夫文帝,汉贤君也,贾谊非苛责备也。

    文帝性颇仁柔,慈恕恭俭,虽有爱民之美,优游退逊、尚多怠废之政。

    不究其弊所不免,概以安且治当之,愚也。

    不究其才所不能,概以政之安且治颂之,谀也。

    陛下自视,于汉文帝何如?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可为尧、舜,可为禹、汤、文、武,下之如汉宣之厉精,光武之大度,唐太宗之英武无敌,宪宗之志平僭乱,宋仁宗之仁恕,举一节可取者,陛下优为之。

    即位初年,铲除积弊,焕然与天下更始。

    举其大概:箴敬一以养心,定冠履以定分,除圣贤土木之象,夺宦官内外之权,元世祖毁不与祀,祀孔子推及所生。

    天下忻忻,以大有作为仰之。

    识者谓辅相得人,太平指日可期,非虚语也,高汉文帝远甚。

    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吕祖谦称其能尽人之才力,诚是也。

    一时天下虽未可尽以治安予之,然贯朽粟陈,民物康阜,三代后称贤君焉。

    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

    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

    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

    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

    数行推广事例,名爵滥矣。

    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

    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

    乐西苑而不返宫,人以为薄于夫妇。

    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

    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这,而未甚也。

    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

    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十余年来极矣。

    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迩者,严嵩罢相,世蕃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时焉。

    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

    不及汉文帝远甚。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内外臣工之所知也。

    知之,不可谓愚。

    《诗》去:“衰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今日所赖以弼棐匡救,格非而归之正,诸臣责也。

    夫圣人岂绝无过举哉?古者设官,亮采惠畴足矣,不必责之以谏。

    保氏掌谏王恶,不必设也。

    木绳金砺,圣贤不必言之也,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天桃天药,相率表贺。

    建兴宫室,工部极力经营;取香觅宝,户部差求四出。

    陛下误举,诸臣误顺,无一人为陛下正言焉。

    都俞吁咈之风,陈善闭邪之义,邈无闻矣;谀之甚也。

    然愧心馁气,退有后言,以从陛下;昧没本心,以歌颂陛下,欺君之罪何如?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顾其家者。

    内外臣工有官守、有言责,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也。

    一意玄修,是陛下心之惑也。

    过于苛断,是陛下情之伪也。

    而谓陛下不顾其家,人情乎?诸臣顾身家以保一官,多以欺败,以赃败,不事事败,有不足以当陛下之心者。

    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遂谓陛下为贱薄臣工。

    诸臣正心之学微,所言或不免己私,或失详审,诚如胡寅扰乱政事之说,有不足以当陛下之心者。

    其不然者,君意臣意偶不相值也,遂谓陛下为是己拒谏。

    执陛下一二事不当之形迹,亿陛下千百事之尽然,陷陛下误终不复,诸臣欺君之罪大矣。

    《记》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

    ”今日之谓也。

    为身家心与惧心合,臣职不明,臣以一二事形迹既为诸臣解之矣。

    求长生心与惑心合,有辞于臣,君道不正,臣请再为陛下开之。

    陛下之误多矣,大端在修醮。

    修醮所以求长生也。

    自古圣贤止说修身立命,止说顺受其正。

    盖天地赋予于人而为性命者,此尽之矣。

    尧、舜、禹、汤、文、武之君,圣之盛也,未能久世不终。

    下之,亦未见方外士自汉、唐、宋存至今日。

    使陛下得以访其术者陶仲文,陛下以师呼之,仲文则既死矣。

    仲文尚不能长生,而陛下独何求之?至谓天赐仙桃药丸,怪妄尤甚。

    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因则其文以画八卦。

    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其背,因而第之,以成必畴。

    河图洛书实有此瑞物,以泄万古不传之秘。

    天不爱道而显之圣人,借圣人以开示天下,犹之日月星辰之布列,而历数成焉,非虚妄也。

    宋真宗获天书于乾佑山,孙奭谏曰:“天何言哉?岂有书也?”桃必采而后得,药由人工捣以成者也。

    兹无因而至,桃药是有足而行耶?天赐之者,有手执而付之耶?陛下玄修多年矣,一无所得。

    至今日,左右奸人逆陛下玄修妄念,区区桃药之长生,理之所无,而玄修之无益可知矣。

    陛下又将谓悬刑赏以督率臣下,分理有人,天下无不可治,而玄修无害矣乎?夫人幼而学,既无致君泽民异事之学,壮而行,亦无致君泽民殊用之心。

    《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志,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言顺者之未必为道也。

    即近事观:严嵩有一不顺陛下者乎?昔为贪窃,今为逆本。

    梁材守道守官,陛下以为逆者也,历任有声,官户部者以有守称之。

    虽近日严嵩抄没、百官有惕心焉,无用于积贿求迁,稍自洗涤。

    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严嵩未相之前而已。

    诸臣宁为严嵩之顺,不为梁材之执。

    今甚者贪求,未甚者挨日。

    见称于人者,亦廊庙山林交战热中,鹘突依违,苟举故事。

    洁己格物,任天下重,使社稷灵长终必赖之者,未见其人焉。

    得非有所牵制其心,未能纯然精白使然乎?陛下欲诸臣惟予行而莫违也,而责之以效忠;付之以翼为明听也,又欲其顺乎玄修土木之娱:是股肱耳目不为腹心卫也,而自为视听持行之用。

    有臣如仪、衍焉,可以成“得志与民由之”之业,无是理也。

    陛下诚知玄修无益,臣之改行,民之效尤,天下之安与不安、治与不治由之,幡然悟悔,日视正朝,与宰辅、九卿、侍从、言官讲求天下利害,洗数十年君道之误,置其身于尧、舜、禹、汤、文、武之上,使其臣亦得洗数十年阿君之耻,置其身于皋陶、伊、傅之列,相为后先,明良喜起,都俞吁咈。

    内之宦官宫妾,外之光禄寺厨役,锦衣卫恩荫,诸衙门带俸,举凡无事而官者亦多矣。

    上之内仓内库,下之户、工部,光禄寺诸厂,段绢、粮料、珠定、器用、木材诸物,多而积于无用,用之非所宜用,亦多矣。

    诸臣必有为陛下言者。

    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则在陛下一节省间而已。

    京师之一金,田野之百金也。

    一节省而国有余用,民有盖藏,不知其几也。

    而陛下何不为之?官有职掌,先年职守之正、职守之全而未行之。

    今日职守之废、职守之苟且因循,不认真、不尽法而自以为是。

    敦本行以端士习,止上纳以清仕途,久任吏将以责成功,练选军士以免召募,驱缁黄游食以归四民,责府州县兼举富教使成礼俗,复屯盐本色以裕边储,均田赋丁差以苏困敝,举天下官之侵渔,将之怯懦,吏之为奸,刑之无少姑息焉。

    必世之仁,博厚高明悠远之业,诸臣必有陛下言者。

    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则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

    一振作而诸废具举,百弊铲绝,唐、虞三代之治粲然复兴矣,而陛下何不行之?节省之,振作之,又非有所劳于陛下也。

    九卿总其纲,百职分其任,抚按科道纠举肃清之于其间,陛下持大纲、稽治要而责成焉。

    劳于求贤,逸于任用如天运于上,而四时六气各得其序,恭己无为之道也。

    天地万物为一体,固有之性也。

    民物熙洽,熏为太和,而陛下性分中自有真乐矣。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

    道与天通,命由我立,而陛下性分中自有真寿矣。

    此理之所有者,可旋至而立有效者也。

    若夫服食不终之药,遥望轻举,理之所无者也。

    理之所无,而切切然散爵禄,竦精神,玄修求之,悬思凿想,系风捕影,终其身如斯而已矣,求之其可得乎?夫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

    于此不言,更复何言?大臣持禄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陛下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

    是以昧死竭忠,惓惓为陛下言之。

    一反情易向之间,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决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臣不胜战栗恐惧之至,为此具本亲赍,谨具奏闻。

  • 2 《酬吴促庶龙图终南山》 宋代·司马光

    泰山鲁所瞻,终南乃秦望。

    西侵井络阔,北压鹑野旷。

    条梅韫名材,金玉富珍藏。

    飘风何烈烈,万物尽摇荡。

    屹立不倾倚,势与厚坤壮。

    有如牧伯贤,斯民蒙保障。

    雪霜举世寒,千里独重纩。

    病夫伏闾里,非能事微尚。

    顾无孤高实,藻饰安可强。

    景行虽不忘,讵敢承嘉贶。

  • 3 《戏题酒肆》 宋代·陈棣

    一气无私万物春,小儿造化果能神。

    鸟啼花发遽如许,酒病诗狂那厌频。

    倒著敢期山简醉,典衣谁计少陵贫。

    上林五祚他年赋,姑作临邛涤器人。

  • 4 《夜气》 宋代·刘黻

    夜气不盈握,浩然天地清。

    风行石不动,云走月常明。

    陋巷颜回乐,深山大舜耕。

    此心无旦昼,万物自生生/

  • 5 《天平山》 宋代·范师道

    万物天地间,或有奇胜跡。

    见赏能几人,不止今与昔。

    吴门多好山,天平为峻极。

    旦暮常白云,表里皆珍石。

    烟岚十里光,松桂四时色。

    我因一纵游,烦襟为开释。

    感古怀君子,翻然长太息。

    乐天赏云泉,诗章何历历。

    垂今数百年,继者漠然寂。

    间遇希文来,双旌守乡国。

    行春三镶原,吟哦尽所得。

    子美天与才,寻幽多采摭。

    赋百五十言,平地黄金掷。

    三贤固有名,山亦资辉赫。

    此去还几年,不逢好事客。

  • 6 《过眼吟》 宋代·邵雍

    纷纷过眼不须惊,利害相磨卒未平。

    伎俩虽多无实效,聪明到了是虚名。

    温凉寒热四时事,甘苦辛酸万物情。

    除却此心皆外物,此心犹恐未全醒。

  • 7 《喜雪示徐生》 宋代·欧阳修

    清穹凛冬威,旱野渴天泽。

    经旬三尺雪,万物变颜色。

    愁云嘘不开,惨惨连日夕。

    寒风借天势,豪忽肆陵轹。

    空枝冻鸟雀,痴不避弹弋。

    长河寂无声,厚地若龟坼。

    阴阶夜自照,缺瓦晨复积。

    贮洁莹冰壶,量深埋玉尺。

    凝阴反穷剥,阳九兆初画。

    春回百草心,气动黄泉脉。

    坚冰虽未破,土润已潜释。

    常闻老农语,一腊见三白。

    是为丰年候,占验胜蓍策。

    天兵血西陲,万辙走供亿。

    嗟予媿疲俗,奚术肥尔瘠。

    惟幸岁之穰,兹惠岂人力。

    非徒给租调,且可销盗贼。

    从今洁◇廪,期共饱麰麦。

* 关于万物的诗词 描写万物的诗词 带有万物的诗词 包含万物的古诗词(6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