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命的古诗词(120首)

  • 1 《伶官传序》 宋代·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4 《商颂·玄鸟》 先秦·佚名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景员维河。

    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 4 《周颂·桓》 先秦·佚名

    绥万邦,屡丰年。

    天命匪解,桓桓武王。

    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

    于昭于天,皇以间之。

  • 3 《论语十二章》 先秦·佚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 4 《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代·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 5 《次韵临安赵丞读绍运图》 宋代·洪咨夔

    燧农以前疑传疑,理耶乱耶难尽知。

    唐虞三代号极治,说着已是令人悲。

    古来神器付有德,人心天命何容私。

    使朱与均不豚犬,亦家天下如启时。

    乾尊坤卑大分定,孰阳为耦阴为奇。

    南巢牧野可自诿,为民嘘寒濯其痍。

    后来龙虎战刘李,大氐鹯獭驱秦隋。

    杯羹分我弗暇顾,肯与儿女同车驰。

    晋阳宫监计可劫,机陷不管为天窥。

    橘中老翁虬髯客,冷看世变从旁嗤。

    当涂典午夜负耳,南北五代昼攫之。

    螳螂黄雀递相视,谁肯帖耳甘伏雌。

    日月出矣爝火熄,此殆天意非人为。

    所嗟患失长乐老,东家淅米西家炊。

    荣华富贵风雨过,但见金椎控人颐。

    君侯读书眼如月,坐阅两岸随舟移。

  • 6 《孟子·王道劝齐王》 宋代·陈普

    列国分争几百年,人心天命不其然。

    欲儒概执春秋义,何忍斯民久倒悬。

  • 7 《高南仲自云间归退轩盖明府以四诗送之末章专》 宋代·孙应时

    鹂鷃逍遥意,鸠鹰变化时。

    物生良自足,天命本无私。

    戚戚真何事,平平亦大奇。

    相逢一笑粲,无语自心知。

  • 8 《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宋代·方回

    眼底胸中稍放宽,超然何肯惑荣观。

    余年早已知天命,古道谁堪共岁寒。

    驿使寄梅心独远,禅师分芋口无残。

    十诗说尽登临意,我但徐行步步安。

  • 9 《安溪送泉粹》 宋代·陈宓

    平生顺天命,渴饮与饥饭。

    不能便利趋,俛首榷商贩。

    随群谒上官,言语但朴愿。

    岂知事迎合,宛转若藤蔓。

    秉心实无它,世俗乃憎怨。

    岂期筮仕初,邂逅适素愿。

    明公行都来,郡政毕已逮。

    不惟辱宽假,时亦蒙诱劝。

    王事有期程,后我念迟钝。

    公今趋天朝,尚我坐尘坌。

    感恩顾未报,送别益增恨。

    伟哉佐此邦,声名不前逊。

    专城亦数月,蒙福数十万。

    清介持一律,冰玉不可溷。

    从来士大夫,德劭才或困。

    岂如明公贤,全美难悉论。

    行看庙堂上,相先以名献。

    斐然作诗歌,聊写意缱绻。

  • 10 《大晟府拟撰释奠十四首》 隋代·佚名

    道之由兴,于皇宣圣。

    惟公之傅,人知越正。

    兴乡在堂,情文实称。

    万年承休,假哉天命

  • 11 《先主庙次唐贞元中张俨诗韵》 宋代·陆游

    猾贼挟至尊,天命矜在己。

    岂知高帝业,煌煌汉中起。

  • 12 《柏石图诗》 宋代·苏轼

    柏生两石间,天命本如此。

    虽云生之艰,与石相终死。

    韩子俯仰人,但爱平地美。

    土膏扎烡壤,成坏几何耳。

    君看此槎牙,岂有可移理。

    苍龙转玉骨,黑虎抱金柅。

    书师亦可人,使我毛发起。

    当年落筚意,正欲饥韩子。

  • 13 《次程南仲韵五首》 宋代·杨公远

    生意窗前草不除,悠悠苍玉自扶疎。

    贫针入骨谁怜我,富欲掀天命属渠。

    学圃频观种树传,杜门几似绝交书。

    有时间有过从者,分席非樵即是鱼。

  • 14 《欧伯起相访》 宋代·范仲淹

    海涯牢落若为怀,惟子相过未忍回。

    劲覃不随风偃去,孤桐何意凤飞来。

    樽藏金醴迟迟进,匣锁云和特特开。

    万古功名有天命,浩然携手上春台。

* 关于天命的诗词 描写天命的诗词 带有天命的诗词 包含天命的古诗词(1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