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水的古诗词(949首)

  • 1 《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 5 《渔翁》 唐代·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 4 《早梅》 唐代·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 4 《冷泉亭记》 唐代·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

    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由寺观,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

    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

    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

    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

    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

    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 4 《酬乐天频梦微之》 唐代·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 2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南北朝·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 3 《醉翁操·琅然》 宋代·苏轼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

    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

    然有其声而无其辞。

    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

    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

    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

    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

    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琅然。

    清圜。

    谁弹。

    响空山。

    无言。

    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

    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

    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 2 《听郑五愔弹琴》 唐代·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 3 《构法华寺西亭》 唐代·柳宗元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潺。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 5 《自洛之越》 唐代·孟浩然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 2 《咏风》 唐代·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版本一)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版本二)

  • 5 《送天台陈庭学序》 明代·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

    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

    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

    其难至如此。

    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

    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

    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

    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 5 《送郭省郎东归(二首)》 明代·高启

    桃叶渡头闻唱歌,孤帆欲发奈愁何。

    君归是我来时路,山水无多离思多。

  • 6 《剡原九曲(九首)》 明代·高启

    殿中初未仕,高节振衰谢。

    读书在兹丘,萧然竹间舍。

    王来有深言,留宿山水夜。

    谁云南阳翁,独枉将军驾。

    ¤

  • 7 《赠吾世衍》 宋代·顾逢

    士友多交接,惟君有敬心。

    少年精古篆,诸老喜新吟。

    箫品神仙曲,琴弹山水音。

    无人知此乐,只有竹房深。

* 关于山水的诗词 描写山水的诗词 带有山水的诗词 包含山水的古诗词(94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