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衣食的古诗词(124首)

  • 1 《泷冈阡表》 宋代·欧阳修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

    曰:“毋以是为我累。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

    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

    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

    ”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

    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

    又十有二年,烈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

    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

    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

    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盖自嘉祐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

    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

    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

    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

    今上初郊,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

    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

    ”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

    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 4 《田家行》 唐代·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 4 《与陈给事书》 唐代·韩愈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

    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

    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

    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

    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

    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

    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

    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

    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

    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

    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

    退而喜也,以告于人。

    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

    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

    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

    退而惧也,不敢复进。

    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

    不敏之诛,无所逃避。

    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

    《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

    皆有揩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

    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

    愈恐惧再拜。

  • 5 《于令仪诲人》 宋代·王辟之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

    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

    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

    ”如其欲与之。

    既去,复呼之,盗大恐。

    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留之,至明使去。

    "盗大感愧,卒为良民。

    乡里称君为善士。

    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

  • 4 《客夜》 唐代·杜甫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 3 《龟堂杂题》 宋代·陆游

    长腰玉粒出新舂,秋获真成亩一钟。

    衣食麤供官赋足,何妨世世作耕农。

  • 4 《双桥道中寒甚》 宋代·陆游

    裂面霜风快似镰,重重裘裤晚仍添。

    梅当官道香撩客,山逼篮舆翠入帘。

    男子坐为衣食役,年光常向道途淹。

    古来共说还家乐,岂独全躯畏楚钳。

  • 5 《颜阖》 宋代·黄庭坚

    颜阖无事人,躬耕自衣食

    翩翩鲁公子,要我从事役。

    轺轩来在门,驷马先拱璧。

    出门应使者,陇上不谋国。

    心知误将命,非敢惮行役。

    使人返锡命,户庭空履迹。

    中随卫侯书,起作太子客。

    谁能明吾心,君子蘧伯玉。

  • 6 《题成趣轩》 明代·王绂

    桑麻日已长,稼穑日已成。

    门巷荫榆柳,隔屋缫车鸣。

    生平寡营为,遂此田园情。

    衣食喜不乏,公赋尤宽平。

    举家情欣欣,澹然忘世荣。

    力作虽云劳,浊酒时共倾。

    岂意事高尚,所乐安吾生。

  • 7 《采茶词》 明代·高启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摘得谁最多?归来清香犹在手,高

    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 8 《红窗*》 元代·王哲

    但为人,须仗福。

    莫慢天欺地,衣食自足。

    今宵却有个王三,伴父母独宿。

    也不往来无被褥。

    和衣睡,静中肯教动触。

    觉来后,愈觉清凉,唯

  • 9 《雪中狂言五首》 宋代·张耒

    请说吾乡人种麦,漫山恒野顷千百。

    北风寒严大泽干,一腊何啻见三白。

    春泥冰消土脉动,垄亩渐纵牛羊续。

    街头作饼大如盘,一岁衣食事已毕。

  • 10 《纵笔》 宋代·陆游

    胸中略无一点事,眼底常展数行书。

    半饥半饱便可尔,衣食何须求有余。

  • 11 《演雅十章》 宋代·张至龙

    蚕饱办丝课,蜂忙供蜜工。

    役役为人劳,衣食还自空。

  • 12 《京居秋叹》 宋代·晁说之

    京居少蟋蟀,失我田园秋。

    何用外物感,不胜中心愁。

    少多王霸略,老窘衣食谋。

    神皋既绝分,蛮徼亦愿游。

    鹊飞徒绕树,坎止信乘流。

    顾惟尔青简,能令人白头。

    当年魏公子,今日无遗丘。

    出门何所从,垂泪且复收。

* 关于衣食的诗词 描写衣食的诗词 带有衣食的诗词 包含衣食的古诗词(1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