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道的古诗词(82首)

  • 1 《前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5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唐代·李白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

    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

    《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

    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

    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

    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 4 《梦真三首》 宋代·黎廷瑞

    昔梦拜绿章,缥缈朝紫微。

    均天侍清燕,宝书析玄机。

    锡之瑶碧简,赉之青霞衣。

    微班司玉条,下纠濁世非。

    还家未中道,翠水烟尘飞。

    朝真谅无期,丹忱日依依。

  • 5 《孔子泣颜回》 宋代·曹勋

    噫嘻吁,天欤人欤,回也抑亦子之命欤,而其或者天实使之丧予。

    何仁者之不寿,而中道之弃兮。

    噫嘻吁,回欤回欤,其吾道之穷欤。

  • 6 《寄单州吕侍讲》 宋代·陈师道

    往时三吕共修途,拟上青云近玉除。

    中道勒回奔电足,今年还直迩英庐。

    纵谈尚记华严夜,枉道难随刺史车。

    遣兴宽为七字语,寻人聊代一行书。

  • 7 《赠别周文显三首》 宋代·赵蕃

    苦节虽非中道,清风要激贪夫。

    寂寞掩关高卧,纷纷顿辔长途。

  • 8 《李陵台》 宋代·汪元量

    伊昔李少卿,筑台望汉月。

    月落泪纵横,凄然肠断裂。

    当时不受死,心怀归汉阙。

    岂谓壮士身,中道有摧折。

    我行到寰州,悠然见突兀。

    下马登斯台,台荒草如雪。

    妖氛霭冥蒙,六合何恍惚。

    伤彼古豪雄,清泪泫不歇。

    吟君五言诗,朔风共呜咽。

  • 9 《书感》 宋代·钱时

    狥利者不可与谋义,怙私者不可与言公。

    蛮触胜负勍两角,肝胆乃在楚越同。

    阳清阳浊难同宫,弱水西流河汉东。

    洪河砥柱霜中松,中道而立能者从。

    凡百君子宜自爱,何苦下与琐琐争鸡虫。

    朝来满室生秋风,庭树两叶三叶红。

  • 10 《上山采蘼芜》 明代·刘基

    上山采蘼芜,山峻路迢递。

    山下逢故夫,悲风生罗袂。

    忆昔结发时,愿得终百年。

    变故不可期,中道相弃捐。

    莲实生水中,石榴生路侧。

    未尝挂齿牙,中心岂能识。

    上山采蘼芜,罗袖生芳菲。

    因君赠新人,莫遣秋霜霏。

    落叶辞故枝,不寄别条上。

    白日无回光,谁能不惆怅。

  • 11 《次韵彦高即事》 宋代·刘著

    福威看九落,笔削在麟经。

    中道亡三鉴,危时忆九龄。

    网罗无处避,鼙鼓不堪听。

    身远辽阳渡,心怀岗首亭。

    脱巾头半白,倾盖眼谁青。

    断雁西风急,潸然涕泗零。

  • 12 《登嵩山十首 醒心泉》 宋代·苏辙

    上山苦饥渴,中道得寒泉。

    举瓢石窦响,入口烦痾痊。

    洑流去不见,落涧声锵然。

    莫归复相值,相従下平川。

  • 13 《斤两颂》 宋代·周无所住

    不圆不缺行中道,著意忘怀便落偏。

    更言二八一斤数,开眼明明被孰瞒。

  • 14 《真土颂》 宋代·周无所住

    真土从来名强立,学人不晓谩傍求。

    若知真土为中道,何必骑牛更觅牛。

  • 15 《双雁吟》 宋代·赵文

    云间有双雁,弋者欲炙之。

    雁飞向南去,虽有矰{左矢右敫}将安施。

    山川悠远霜苦,可怜宿食不得时。

    一雁中道死,一雁忍痛鸣且飞。

    黄云落日天地瘦,惟有影与形相随。

    归来故巢亦已毁,朝吟夕怨欲诉谁。

    千古万古多别离,唯有死者何当归。

    呜呼物生有情盍俱死,莫令后死空鸣悲。

  • 16 《昔游诗》 宋代·姜夔

    昔游衡山上,未晓入幽谷。

    欲识所坐舆,横版挂两竹。

    状如秋千垂,高下不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一峰高一峰,峰峰秀林木。

    仰看同来客,木末见冠服。

    高台石桥路,寻常云所宿。

    下方雷雨时,此上自晴旭。

    紫盖何突兀,万里在一目。

    馀峰六七十,仅如翠浪矗。

    北有嬾瓒岩,大石庇樵牧。

    下窥半岩花,杯盂琢红玉,飞云峰畔过,揽之不盈掬。

    祝愿融最高绝,紫盖不足录。

    俯视同仰观,苍苍万形伏。

    惟馀岣嵝峰,南睇半空绿。

    仿佛认潇湘,向岳流屈曲。

    高处惊我魂,幡思宅平陆。

    其东有雷穴,灵异谨勿触。

    云来绵世界,云去一峰独。

    僧窗或留罅,云入不可逐。

    绝顶横石渠。

    仙人有遗躅。

    山多金光草,夜半如列烛。

    灵药不可寻,吁嗟归太速。

* 关于中道的诗词 描写中道的诗词 带有中道的诗词 包含中道的古诗词(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