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高的古诗词(178首)

  • 1 《登泰山记》 清代·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 4 《登飞来峰》 宋代·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 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只缘 一作:自缘)

  • 5 《天涯》 唐代·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 6 《凌虚台记》 宋代·苏轼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

    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

    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

    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

    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

    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

    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

    曰:“是必有异。

    ”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

    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

    公曰:“是宜名凌虚。

    ”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

    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

    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

    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

    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

    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 4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宋代·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

    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听林表杜鹃啼。

  • 6 《题柳》 唐代·温庭筠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 4 《和全父弟巫山峰韵》 宋代·阳枋

    巫峰十二最高头,岚色烟光翠欲流。

    举首半空不可到,依稀绛阙与琼楼。

  • 5 《虞美人·登临自古骚人事》 宋代·韩元吉

    登临自古骚人事。

    惨栗天涯意。

    金华峰顶做重阳。

    月地千寻风里、万枝香。

    相君携客相应记。

    几处容狂醉。

    双溪明月乱山青。

    飞梦时时犹在、最高亭。

  • 6 《乘车过雪峰》 现代·陈毅

    昆仑雪峰送我行,唐古雪峰笑相迎。

    唐古雪峰再相送,旭角雪峰又来迎。

    七日七夜雪峰伴,不苦风砂乐晶莹。

    同人举酒喜相贺,轻车已过最高层。

    明日拉萨会亲友,汉藏一家叙别情。

  • 7 《菩萨蛮 春闺》 元代·王寂

    回文锦字殷勤织。

    归鸿点破晴空碧。

    上尽最高楼。

    阑干曲曲愁。

    黄昏犹伫立。

    何处砧声急。

    强欲醉乌程。

    醒时月满庭。

  • 4 《七台山》 宋代·黄克仁

    登陟最高顶,四围山尽低。

    星辰可手掬,杉桧与天齐。

    只觉风生腋,恍如云作梯。

    何当谢尘事,来此共幽栖。

  • 5 《太华峰》 宋代·汪元量

    华山山木乱纷纷,铁销垂垂袅袅猿。

    石齿齿前光烁烁,壁岩岩后势奔奔。

    奇奇怪怪云根耸,郁郁葱葱雾气昏。

    上上上头仍上上,最高高处有乾坤。

  • 6 《望黄山诸峰》 未知·释岛云

    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

    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

    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 7 《酬柳国博》 宋代·曾巩

    行止恂恂所褒,东南佳誉映时髦。

    洞无畦畛心常坦,凛若冰霜节最高

    朱绂少留居客左,白头难敌是诗豪。

    须知别后山城守,怅望归艎送目劳。

  • 8 《唐多令 拟龙洲 钱塘晓渡》 元代·邵亨贞

    晨色动征衣。

    疏钟隔翠微。

    小蓬莱、烟树高低。

    潮去潮来吴越恨,江上月,故依依。

    人老昔游非。

    愁多春梦稀。

    旧相思、重见无期。

    苏小门前杨柳树,应折断、最高枝。

* 关于最高的诗词 描写最高的诗词 带有最高的诗词 包含最高的古诗词(1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