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磬声的古诗词(31首)
16 《伤景吟》 宋代·赵顺孙
门前不改旧山河,莲渚愁红荡碧波。
坠叶飘花难再复,浮云流水竟如何。
鱼龙寂寞秋江冷,鸿雁不来风雨多。
穷巷悄然车马绝,磬声深戛出烟霞。
17 《题甘露寺》 唐代·周朴
层阁叠危壁,瑞因千古名。
几连扬子路,独倚润州城。
云近衔江色,雕高背磬声。
僧居上方久,端坐见营营。
18 《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一作秦系诗)》 唐代·马戴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
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
19 《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一作马戴诗)》 唐代·秦系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
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
20 《夜投丰德寺谒海上人(一作李端诗)》 唐代·卢纶
半夜中峰有磬声,偶逢樵者问山名。
上方月晓闻僧语,下路林疏见客行。
野鹤巢边松最老,毒龙潜处水偏清。
愿得远公知姓字,焚香洗钵过浮生。
21 《夜投丰德寺谒海上人(一作卢纶诗)》 唐代·李端
半夜中峰有磬声,偶寻樵者问山名。
上方月晓闻僧语,下界林疏见客行。
野鹤巢边松最老,毒龙潜处水偏清。
愿得远山知姓字,焚香洗钵过馀生。
22 《赠巩畴》 唐代·郑薰
密雪松桂寒,书窗导馀清。
风撼冰玉碎,阶前琴磬声。
榻静几砚洁,帙散缣缃明。
高论展僧肇,精言资巩生。
立意加玄虚,析理分纵横。
万化悉在我,一物安能惊。
江海何所动,丘山常自平。
迟速不相阂,后先徒起争。
镜照分妍丑,秤称分重轻。
颜容宁入鉴,铢两岂关衡。
蕴微道超忽,剖镫音泠泠。
纸上掣牢键,舌端摇利兵。
圆澈保直性,客尘排妄情。
有住即非住,无行即是行。
疏越舍朱弦,哇淫鄙秦筝。
淡薄贵无味,羊斟惭大羹。
洪远包乾坤,幽窅潜沈冥。
罔烦跬步举,顿达万里程。
庐远尚莫晓,隐留曾误听。
直须持妙说,共诣毗耶城。
23 《冬夜与蔡校书宿无可上人院》 唐代·刘得仁
儒释偶同宿,夜窗寒更清。
忘机于世久,晤语到天明。
月倒高松影,风旋一磬声。
真门犹是幻,不用觉浮生。
24 《新秋霁后晚眺怀先公》 唐代·齐己
雨霁湘楚晚,水凉天亦澄。
山中应解夏,渡口有行僧。
鸟列沧洲队,云排碧落层。
孤峰磬声绝,一点石龛灯。
25 《宿僧舍》 唐代·赵嘏
高僧夜滴芙蓉漏,远客窗含杨柳风。
何处相逢话心地,月明身在磬声中。
26 《中秋与空上人同宿华严寺》 唐代·冷朝阳
扫榻相逢宿,论诗旧梵宫。
磬声迎鼓尽,月色过山穷。
庭簇安禅草,窗飞带火虫。
一宵何惜别,回首隔秋风。
27 《塞上宿野寺》 唐代·雍陶
塞上蕃僧老,天寒疾上关。
远烟平似水,高树暗如山。
去马朝常急,行人夜始闲。
更深听刁斗,时到磬声间。
28 《偶书五首》 唐代·司空图
衰谢当何忏,惟应悔壮图。
磬声花外远,人影塔前孤。
色变莺雏长,竿齐笋箨垂。
白头身偶在,清夏景还移。
蜀妓轻成妙,吴娃狎共纤。
晚妆留拜月,卷上水精帘。
独步荒郊暮,沉思远墅幽。
平生多少事,弹指一时休。
掩谤知迎吠,欺心见强颜。
有名人易困,无契债难还。
29 《喜表公往楚王城》 唐代·齐己
已闻人舍地,结构旧基平。
一面湖光白,邻家竹影清。
应难寻辇道,空说是王城。
谁信兴亡迹,今来有磬声。
30 《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一作马戴诗)》 唐代·秦系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
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