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善道的古诗词(8首)

  • 1 《豫让论》 明代·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

    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

    ”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

    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

    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

    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

    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

    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

    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

    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

    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

    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

    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

    噫!

  • 4 《金刚随机无尽颂·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宋代·释印肃

    善道自然和,万里体中行。

    慈悲兼惠施,念念我无能。

  • 5 《挽姚君二首》 宋代·吴芾

    晚得田园趣,平居乐有余。

    好贤闻善道,奉佛契真如。

    往事歌谣在,浮生梦纪虚。

    我惭居垩室,无路挽灵车。

  • 6 《缘识》 宋代·宋太宗

    皆救眼前急,锥刀蕴利名。

    愚心违善道,慧眼自分明。

    大海波浪没,深山栋木成。

    旁求存古意,后学法先生。

  • 7 《和赵晦之司户三首》 宋代·郑刚中

    老过日斜时,贫唯悬磬室。

    释耒著青衫,自顾亦何得。

    方作斗升计,敢惮簿书役。

    相观摩善道,正赖朋友力。

  • 8 《缘识》 宋代·宋太宗

    我有真金色,常银染不得。

    我有智慧空,从头即是实。

    我有兜罗绵,岂受凡情墨。

    劝尔世间人,善道须平直。

  • 9 《北游还酬孟云卿》 唐代·张彪

    忽忽忘前事,志愿能相乖。

    衣马久羸弊,谁信文与才。

    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

    行行无定心,壈坎难归来。

    慈母忧疾疹,至家念栖哀。

    与君宿姻亲,深见中外怀。

    俟余惜时节,怅望临高台。

  • 10 《北游酬孟云卿见寄》 唐代·刘长卿

    忽忽忘前事,事愿能相乖。

    衣马日羸弊,谁辨行与才。

    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

    行行无定止,懔坎难归来。

    慈母忧疾疹,室家念栖莱。

    幸君夙姻亲,深见中外怀。

    俟子惜时节,怅望临高台。

* 关于善道的诗词 描写善道的诗词 带有善道的诗词 包含善道的古诗词(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