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相公的古诗词(120首)

  • 1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唐代·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 2 《河湟》 唐代·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 3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代·韩愈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

    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

    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

    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

    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

    ”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

    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

    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

    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

    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 5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代·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

    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

    书再上,而志不得通。

    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

    阁下其亦察之。

    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

    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

    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

    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

    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

    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

    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

    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

    亦惟少垂察焉。

    渎冒威尊,惶恐无已。

    愈再拜。

  • 4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春雪》 宋代·强至

    草木空催造化忙,六花先出压群芳。

    酒寒玉斝消春味,烟湿金炉减昼香。

    地暖落霙堆旋失,风和乱片舞初长。

    相公更好调元去,已兆丰年在此乡。

  • 5 《戏赠秀老》 宋代·苏轼

    拆却相公庵,泥却驸马竹。

    天下人总知,流入传灯录。

  • 6 《辛卯满散天基节即事六首》 宋代·刘克庄

    闻说都人竞出嬉,御街箫鼓倍年时。

    相公入奏天颜喜,半夜扬州送捷旗。

  • 7 《颂古四十五首》 宋代·释如珙

    相公问道古来有,指水指天只药山。

    总是只园听法者,如今分布在人间。

  • 8 《书事十绝》 宋代·曾惇

    淮上州州尽灭烽,今年方喜得知戎。

    问谁整顿乾坤了,学语儿童道相公

  • 9 《饮叶氏园亭不觉大醉欹侧诗呈德茂仰这并简二》 宋代·王洋

    步入青冥路渺赊,岚我四面照流霞。

    相公未许归旄节,旅客还来看物华。

    不独衰肠难胜酒,自缘饥眼乍看花。

    醒来知免污茵席,端为勤劳不驾车。

  • 10 《西城宫词八首》 明代·王世贞

    新传牌子赐昭容,第一仙班雨露浓。

    袋里相公书疏在,莫教香汗湿泥封。

  • 11 《感昔》 宋代·陆游

    神女祠前猿夜鸣,相公溪上草初生。

    重游惟有西窗梦,一点灯青梦不成。

  • 12 《送严判官归滁州》 宋代·王禹偁

    永阳谪宦鬓成华,唯有宾从最可夸。

    文学东堂进士第,风流南国相公家。

    移官我未归丹禁,回棹君今指白沙。

    滁上淹翔虽已久,寺楼山色对琅邪。

  • 13 《夏四月渴雨恐害布种代乡邻作插秧歌》 宋代·陆游

    浸种二月初,插秧四月中,小舟载秧把,往来疾於鸿。

    吴盐雪花白,村酒粥面浓,长歌相赠答,宛转含豳风。

    日暮飞桨归,小市鼓冬冬。

    起居问尊老,勤俭教儿童。

    何人采此谣,为我告相公,不必赐民租,但愿常年丰。

  • 14 《送童子卢亲国试玉堂》 宋代·方岳

    长亭柳色鹅儿黄,花事欲动春风香。

    佩觹径趋白玉堂,淋漓翰墨孤凤翔。

    黑头相公紫微郎,金貂玉鱼垂两珰。

    携立螭陛穿鵷行,至尊龙飞御明光。

    催班赐见清跸长,天颜喜动絺绣裳。

    宫花绫织云锦章,殿前拜舞籍奉常。

    跨马入省繙缣缃,读书昼静珠琅琅。

    风日不到蓬山傍,文字零落冰雪肠。

    要令汗竹俱流芳,子岂不见晏与杨。

    铜根铁干森秋霜,万牛挽之供栋梁。

* 关于相公的诗词 描写相公的诗词 带有相公的诗词 包含相公的古诗词(1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