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赋诗的古诗词(301首)
1 《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金朝·元好问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
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5 《与吴质书》 魏晋·曹丕
二月三日,丕白。
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
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
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
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
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
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
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
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
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
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儁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
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
"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
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
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东望於邑,裁书叙心。
丕白。
3 《齐天乐·清溪数点芙蓉雨》 宋代·周密
丁卯七月既望,余偕同志放舟邀凉于三汇之交,远修太白采石、坡仙赤壁数百年故事,游兴甚逸。
余尝赋诗三百言以纪清适。
坐客和篇交属,意殊快也。
越明年秋,复寻前盟于白荷凉月间。
风露浩然,毛发森爽,遂命苍头奴横小笛于舵尾,作悠扬杳渺之声,使人真有乘杳飞举想也。
举白尽醉,继以浩歌。
清溪数点芙蓉雨,苹飙泛凉吟艗。
洗玉空明,浮珠沆瀣,人静籁沉波息。
仙潢咫尺。
想翠宇琼楼,有人相忆。
天上人间,未知今夕是何夕。
此生此夜此景,自仙翁去后,清致谁识?散发吟商,簪花弄水,谁伴凉宵横笛?流年暗惜。
怕一夕西风,井梧吹碧。
底事闲愁,醉歌浮大白。
4 《秀野轩诗》 明代·徐达左
春风十里翡翠屏,玉遮对峙蛾眉青。
清泉白石杂花竹,天放画图钟地灵。
高人开轩当此景,酌酒赋诗白日静。
四檐风作翠涛声,八窗帘卷晴霞影。
我亦托迹耕渔间,结屋读书湖上山。
抱琴访子从兹始,布袜青鞋相往还。
5 《天游以前韵赋雪诗走笔和》 宋代·葛立方
剪水飞花下玉墀,驼裘忍冻一窥之。
寒侵凿落豪呼酒,冰合陶泓懒赋诗。
嵩岭齐腰缘个事,剡溪鼓棹欲何规。
唯欣嗣岁千仓积,玉烛调和运四时。
6 《梅花十绝句》 宋代·赵蕃
松风亭下盛开时,曾辱苏仙与赋诗。
今日折花怀此老,端如嗅菊念东篱。
7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宋代·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8 《谷隐寺书事诗》 宋代·李廌
云如戏我舒还卷,雨似欺人去复来。
学道忘忧从老至,持杯得意使颜开。
骊驹喜饱嘶犹恋,猘犬夸狞吠欲催。
三日山中果何有,赋诗满得锦囊回。
9 《石州慢 赴召史馆,与德新丈别於岳祠西新店》 元代·元好问
系筑行歌,鞍马赋诗,年少豪举。
从渠里社浮沈,枉笑人间儿女。
生平王粲,而今憔悴登楼,江山信美非吾土。
天地一飞鸿,渺翩何许。
*旅。
山中父老相逢,应念此行良苦。
几许虚名,误却东家鸡黍。
漫漫长路,萧萧两鬓黄尘,骑驴漫与行人语。
诗句欲成时,满西山风雨。
10 《寄潭州张芸叟二首》 宋代·陈师道
去国如前日,为邦得旧游。
霜甘先落手,春雁几回头。
只道风沙恶,宁知贾宋留。
赋诗真有助,吊古不同忧。
11 《题孟浩然画像》 宋代·黄庭坚
先生少也隐鹿门,爽气洗尽尘埃昏。
赋诗真可凌鲍谢,短褐岂愧公卿尊。
故人私邀伴禁直,诵诗不顾龙鳞逆。
风云感会虽有时,顾此定知毋枉尺。
襄江渺渺泛清流,梅残腊月年年愁。
先生一往今几秋,後来谁复钓槎头。
12 《和茅亦山先生杂咏》 宋代·黄庚
破砚尘封懒赋诗,晚年才思觉衰迟,耽书自笑已成癖,煮字元来不疗饥。
风月满怀诗可写,地霜侵鬓镜先知。
太公八十方荣遇,把钓溪边更待时。
13 《睢阳五老会诗》 唐代·王涣
分曹归政养耆年,李下何由更正冠。
贤相赋诗同啸傲,圣君优诏去盘桓。
庞眉老叟俱称寿,凌雪乔松岂畏寒。
屈指五人齐五福,乡人须作二疏看。
14 《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贻之作》 唐代·王昌龄
盛才膺命世,高价动良时。
帝简登藩翰,人和发咏思。
神仙去华省,鸳鸯忆丹墀。
清净能无事,优游即赋诗。
江山纷想象,云物动葳蕤。
逸气刘公干,玄言向子期。
多惭汲引速,翻愧激昂迟。
相马如何恨,登龙返自疑。
风尘吏道迫,行迈旅心衰。
拙疾徒为尔,穷愁欲问谁?
秋风一片叶,朝镜数茎丝。
州县甘无取,丘园悔莫追。
琼瑶生箧笥,光景借茅茨。
他日青霄里,犹应访所知。
[一作高适诗]
15 《写怀奇湛上人》 宋代·释绍嵩
吾事只如此,奔忙自作痴。
买山犹未得,吊古却成悲。
老去慵趋世,愁来独赋诗。
浮生同是客,谁复问栖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