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曰的古诗词(20首)

  • 1 《洛神赋》 魏晋·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

    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

    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 5 《千年调·卮酒向人时》 宋代·辛弃疾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

    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

    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

    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

    学人言语,未会十会巧。

    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 4 《精卫填海》 先秦·佚名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 4 《历代传授歌》 宋代·陈普

    伏羲神农黄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专顼及高辛,唐虞尧舜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汤文武是。

    尧舜传官禹传家,天与人与非私畀。

    夏禹一传启以贤,少康兴夏灭猿豷。

    十有七世于桀王,万汤放桀夏绪坠。

    殷汤应天而顺人,兴王地方七十里。

    太甲太戊及武丁,三宗有商为专美。

    祖乙盘庚亦贤君,三十传纣覆商祀。

    周兴积累由后稷,公刘太王及王季。

    文王大勋武王集,伐纣牧野作牧誓。

    成王嗣位在幼冲,周公辅政天下治。

    成康措刑四十年,几移周鼎幽与厉。

    夷王下堂王室卑,平王东迁春秋始。

    至于威烈春秋终,二百四十二年尔。

    鲁卫晋郑蔡燕曹,姬氏同姓皆兄弟。

    异姓齐楚秦宋陈,春秋列国侯十二。

    其间五霸相继兴,齐桓小白晋重耳。

    宋襄秦穆及楚庄,名曰尊王假仁义。

    战国七雄莫如秦,韩赵魏燕齐楚起。

    秦灭六国吞二周,周祚至於赧王止。

    天王三十有七传,八百余年属周纪。

    秦帝始皇太暴虐,位传二世而已矣。

    汉室龙兴灭秦项,高祖刘邦赤帝子。

    末年国本几动摇,四皓一出回孝惠。

    吕后临朝诸吕反,赖有平勃植赤帜。

    文景之世比成康,武帝好大功伐喜。

    霍光拥昭而立宣,江充诬谮太子戾。

    厥后外戚多擅权,平帝新室莽篡位。

    光武诛莽复中兴,汉为东汉炎运炽。

    明章二帝世所称,至于灵献汉祚替。

    前汉高文武宣朝,后汉光明章七制。

    两汉相传二十四,禅魏曹丕窃神器。

    分为三国魏蜀吴,鹬蚌相持真鼎峙。

    魏则曹丕吴孙权,蜀则先主称刘备。

    魏曹承汉才四传,天下权归司马氏。

    晋室肇兴司马炎,三王追谥昭思懿。

    两三传间至怀悯,群胡云扰如鼎沸。

    五凉前后南北西,四燕前后南北异。

    秦前后西赵前后,后蜀大夏相吞噬。

    东晋元帝都建康,天下南北分形势。

    南则晋宋齐梁陈,北则元魏东西魏。

    北齐后周犹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

    平陈禅周隋杨坚,夫何三世隋嗣毙。

    李唐继之纂洪图,高祖太宗成功易。

    武后易唐而为周,仁杰一言回睿意。

    玄宗末战溺杨妃,禄山叛逆为子弑。

    肃宗东征复两京,宪宗见弑陈洪志。

    文宗有才诛克明,德宗猜忌任虑杞。

    太宗玄宗及宪宗,号称三宗商可拟。

    末后难制藩镇强,宦官奉立皆私议。

    唐后迭兴有五代,梁唐晋汉周相继。

    五代五十三年间,后有十国皆僭伪。

    齐楚吴燕汉晋唐,周蜀吴越如蜂蝟。

    宋受周禅握乾符,扫除僭伪皆风靡。

    太祖姓赵都汴京,雪夜常幸赵普第。

    太宗真仁英神哲,历代承平善继嗣。

    至于徽钦金虏来,误国奸臣京与桧。

    高宗南渡宋复兴,建都钱唐歌舞地。

    孝及光宁守偏方,托胄既诛由诸史。

    在位历年四十余,前有仁宗后有理。

    至于度宗宋祚微,皆由平章似道弃。

    建隆德佑十六传,大元一统兴燕蓟。

  • 5 《笺年老逢春八首·美酒饮教微醉后》 宋代·邵雍

    笺云:瓮头喷液处,盏面起花时。

    有客来相访,通名曰伏羲。

  • 6 《赠俞碧岩体仁刊图书》 宋代·方回

    上古包羲卦初画,五行之金刀为革。

    两仪四象生□□,□初一圈为太极。

    八卦之上六十四,右乾左坤名曰易。

    因重□定科斗书,削木为方竹为册。

    捣纸束毫写今字,世降俗□动山积。

    何如简径却艰难,篠荡梓桐事雕刻。

    所以近人刊图书,篆籀依稀规鸟迹。

    博雅君子具老眼,尔□生者□不识。

    紫阳山西星源州,遥见长虹贯白日。

    伊人□□□□间,云气开晴碧岩碧。

    一旦飘然□□湖。

    硎刃如□□□□。

    谁尝石鼓玩陈仓,忽似野碑揭争峄。

    赠我三印红屈蟠,细□游丝疏复密。

    侯王黄金橐驼纽,韩彭何曾得渠力。

    如我□绿绶亦无,不过小匣藏寸物。

    閒诗倡和外谨封,家书时用报儿侄。

    佩之如宝汉刚卯,不惧取将轰霹雳。

  • 7 《已亥杂诗 237》 清代·龚自珍

    杭州梅舌酸复甜,有笋名曰虎爪尖。

    芼以苏州小橄榄,可敌北方冬菘醃。

  • 8 《疏屋诗为曹云西作》 宋代·邵桂子

    草菜可食,总名曰疏。

    品题有圃,树艺有书。

    衡纵町畦,周绕屋庐。

    缭以樊垣,经父沟渠。

    晨出抱瓮,夕归荷锄。

    有蔓必薅,有蝗必驱。

    风披雨沐,日暄露濡。

    穉甲怒生,嘉苗蔚敷。

    芥薑杞菊,韭薤蒜葫。

    薇蕨藜藿,瓜瓞匏瓠。

    楮鸡桑鹅,箨龙棕鱼。

    马齿鹿角,鼠尾虎须。

    薯蓣蔓菁,杜蘅蘼芜。

    茵陈莪萝,艽兰茹藘。

    赤苋银茄,翠荇墨菰。

    酸浆辣苫,甘荠苦荼。

    庖人调胹,园丁拮据。

    锜煮緤,筐稆贮储。

    椒橙内交,{左齿右差}醢效劬。

    以芼以湘,可茹可俎。

    维昔尼父,瓜祭齐如。

    饮水曲肱,其乐只且。

    召南苹藻,韩奕笋蒲。

    知味羡黄,齩根叹胡。

    葵蓼饫颙,葱韭厌徐。

    火芋明瓒,山菌接舆。

    庾郎三种,石生一盂。

    刘参玉版,苏传冰壶。

    巢字元修,鲋姓豆虑。

    菘羔抱孙,蹲鸱将雏。

    丝滑露葵,练净土酥。

    野荠锟钝,水苔脯膴。

    饼炊菠棱,鮓酿苞芦。

    胡麻馈馏,罂粟醍醐。

    萍虀西晋,莼羹东吴。

    芹撷泥坊,藤采丰湖。

    沼泪有蘩,江汉有蒌。

    冈有常枲,洲有接余。

    雁门天花,黄河蘑茹。

    大宛苜蓿,太华芙蕖。

    环滁野蔌,盘谷山茹。

    地饶所产,天茁此徒。

    菲葑是采,口腹以娱。

    落英未莎,初篁未箊。

    霜根旋挑,露叶半舒。

    烹泉石鼎,养火地炉。

    色炫匕著,香浮柈盂。

    气含土膏,味逾天厨。

    肥生华池,响鸣辅车。

    商颜饥解,文园渴甦。

    前招麹生,后引酷奴。

    馔非膻荤,饷非苞苴。

    园无羊踏,壤有鼠余。

    彼哉肉食,俎列豢刍。

    心炙椎牛,项脔割豬。

    春羔秋麛,冬鲜夏朐。

    猩脣豹胎,麋{上难下肉}蟹胥。

    缁裙解鼋,银丝脍鲈。

    羊尾截肪,锦袄脱肤。

    山肴雉兔,泽羞雁凫。

    北馔潼酷,南烹{上圭下黾}蜍。

    嗜鼠则鸱,甘带则蛆。

    乃笑郑老,烂蒸瓠{左卢右瓜}。

    乃笑坡翁,梦餐鸡苏。

    属厌饕餮,饱死侏儒。

    语以疏味,能知否乎。

    予雅嗜之,日不可无。

    乃颜兹屋,羞供是须。

    宁疏而癯,毋肉而腴。

    易牙司味,敢告膳夫。

  • 9 《取清苦廉正为韵课四古风呈漕使苏叔子》 宋代·曾丰

    释家吾业根,大者名曰苦。

    吾儒视苦海,翻不翅乐土。

    毳行禹安之,飘饮颜得所。

    三苏穷始荣,更有孙似祖。

  • 10 《贺彦泽新得子》 宋代·王子俊

    君不见白居易,五十八岁方得嗣。

    当时立名曰阿崔,香绷绣襦胎发腻。

    又不见元微之,五十八岁方生儿。

    当时立名曰道保,可望成家得力时。

    西邻有亲曰彦泽,天与明珠堪爱惜。

    今年年方四十三,甲庚少似唐元白。

    葛仙溪前燕子楼,燕子未老人风流。

    一年一度作汤饶,但愿年年逢麦秋。

  • 11 《堆婆石》 宋代·许仕叔

    撑空叠石何嵯峨,世传其名曰堆婆。

    乃在淛岭之巅,吴山之阿。

    我来于此少憩息,借问父老元如何。

    父老为言五代时,有婆姓方氏结茅岭巅两鬓皤。

    为念往来渴,均施汤水无偏颇。

    行人以此尽感激,婆言吾亦期无他。

    早晚吾骨只堆此,愿将一石堆吾坡。

    尔来迄今四百载,行人堆石不少差。

    我亦拾石堆其冢,既行且欢复逶迤。

    今冢之高过百尺,堆石亦已岂虚过。

    乃知一饮一滴水,恩至久远不可磨。

    古人一饮在必报,如此传说夫岂讹。

    吁嗟俗世人,乃道无恩波。

    反恩以为仇,此语愚已多。

    我适来此秋向晚,满屦霜叶仍吟哦。

    因笔记此堆婆石,慷慨为赋堆婆歌。

  • 12 《偈颂二十三首》 宋代·释云岫

    流而不返名曰情,湛而不摇名曰性。

    灵而不昏名曰神,光而不乱名曰明。

    迷此四者为之凡,悟此四者为之圣。

  • 13 《题罗观光藏陈所翁墨竹》 宋代·方回

    陈其姓,名曰容。

    称所翁,善画龙。

    葛岭翘材酒杯客,不分虎,不凭熊。

    晚节写此箨龙儿,真是老笔善藏锋。

    我尝遥望识其貌,古面无髯双鬓蓬。

    画龙撇竹匪二技,造化虽异机轴同。

    竹即是龙龙即竹,鬼施神设非人工。

    龙耶竹耶勿恼我,拓楼长啸万里天宇空。

  • 14 《偈》 宋代·晃逈

    求听存灵响,冥心合太虚。

    清融浮想尽,名曰小无余。

  • 15 《南溪有会景亭处众亭之间无所见甚不称其名予》 宋代·苏轼

    为制名曰招隐仍为诗以告来者庶几迁之飞檐临古道,高榜观游人。

    未即令公隐,聊须濯路尘。

    茆茨分聚落,烟火傍城闉。

    林缺湖光漏,窗明野意新。

    居民惟白帽,过客漫朱轮。

    山好留归屐,风回落醉巾。

    他年谁改筑,旧制不须因。

    再到吾虽老,犹堪作坐宾。

* 关于名曰的诗词 描写名曰的诗词 带有名曰的诗词 包含名曰的古诗词(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