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声的古诗词(56首)

  • 1 《竞渡歌》 唐代·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 2 《秋晓闻禽声五韵》 宋代·陆游

    秋晓风露佳,天宇旷以清。

    鸟雀当此时,意乐有和声;人独不自喜,乃欲鸣不平。

    世事虽万端,但可笑绝缨。

    君看郊与岛,徒自残其生。

  • 3 《次韵胡温升玉甫西野》 宋代·许月卿

    偶为西湖万山出,三省兴中歌西勿。

    中庸公子惠新诗,句里韩筋犹柳骨。

    文章感慨须和平,能泣鬼神风雨惊。

    和声似鸣国家盛,送东野序序文鸣。

    西野文鸣东野法,积中和顺英华发。

    我诗不作效岛寒,曾诛莓苔随意踏。

    谁道杨花本无才,天展湖山图画开。

    何须更问逋之觅,夜深明月半窗梅。

  • 4 《臣恭和御制昨秋曲宴近体诗一首缮写投进冒渎》 宋代·周必大

    寰游不为菊丛生,观宴元因谷顺成。

    阁御芙蓉称曼寿,殿开选德奏和声

    玉觞未饮心先醉,宝墨遥瞻眼倍明。

    身在金坡空感遇,论思深愧策平平。

  • 5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天无言而四时》 宋代·苏轼

    霜霏碧瓦尚生烟,日泛彤庭已集仙。

    霭霭四门多吉士,熙熙万国屡丰年。

    高秋爽气明宫殿,元佑和声入管弦。

    菊有芳兮兰有秀,从臣谁和白云篇。

  • 6 《谷鸟》 宋代·张耒

    谷鸟有和声,杖藜北园路。

    悠悠雪委泥,霭霭春浮树。

    樱包欲破红,梅葩粉坠素。

    幸兹沉疴间,复此赏心遇。

    晴阳山气昏,积雨溪光露。

    四郊农事起,兴怀田野趣。

  • 7 《听请道人念佛》 宋代·赵文

    平生不喜佛,喜听念佛声。

    大都止六字,三诵有馀音。

    唱偈类哀切,和声等低平。

    蝉联未肯已,绵弱殆不胜。

    馁息僅相属,柔吭时一鸣。

    听兹颓阘韵,生我寂灭情。

    坐令喧竞中,便欲无所争。

    乃知象教意,妙觉在声闻。

    俗人不解此,梵教杂歌行。

    敲铿鼓笛奏,真与郑卫并。

    能令妇女悦,未必佛者听。

  • 8 《乾道元年册皇太子四首》 隋代·佚名

    乐备既奉,和声冲融。

    玉简金书,翔莺戏鸿。

    下拜登受,旋于青宫。

    笠辰作贰,垂休无穷。

  • 9 《禅人写师真请赞》 宋代·释慧远

    风高云澹,露冷烟清。

    坐松下右,听松上声。

    闻知见觉没干涉,暑往寒来无处雪。

    八臂那吒{在卑右页}面看,七星利剑和声截。

  • 10 《绍兴以后时享二十五首》 宋代·真宗

    维宋洽熙,帝继于理。

    万姓厚生,三辰顺轨。

    对时天休,以燕翼子。

    肃唱和声,神其有喜。

  • 11 《次韵张守劝农》 宋代·陈造

    东郊春好近清明,小队相羊为省耕。

    扶路人归皆喜色,应时雷殷亦和声

    不妨密雨催花放,有底屯云妒月盈。

    遥想一尊同客夜,烛花未剪已诗成。

  • 12 《明堂庆成》 宋代·欧阳修

    辰火天文次,◇门路寝闳。

    奉亲昭孝德,惟帝飨精诚。

    礼以三年讲,时因万物成。

    九筵严太室,六变导和声

    象魏中天起,风雷大号行。

    欢呼响山岳,流泽浃根茎。

    宝墨飞云动,金文耀日晶。

    从臣才力薄,无以颂休明。

  • 13 《次韵郭教授雪二首》 宋代·陈造

    皇心忧喜与民同,帝意深怜岁不丰。

    瑶检何时下仙界,瑞花一昔覆寰中。

    和声已自消疵疠,陈廪从知饱困穷。

    今世皋夔活国手,信知人职代天工。

  • 14 《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隋代·佚名

    有玺节金,有册镂瑶。

    汝使汝介,持节以行。

    礼邕文德,过于穆清。

    是恪是虔,依我和声

  • 15 《喜雪六首》 宋代·陈造

    寒空黯惨塞不开,篵琼屑玉卷地来。

    乾坤变灭定何意,风为披拂云剪裁。

    和声载路天亦喜,簸弄花絮为春台。

    了知麦秋更好在,老农指此丰年媒。

* 关于和声的诗词 描写和声的诗词 带有和声的诗词 包含和声的古诗词(56首)